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提升认知能力的有效方法:写知识卡片

提升认知能力的有效方法:写知识卡片

时间:2022-05-31 12:34:51

相关推荐

怎样提升认知与问题解决能力一文中,如果将下棋作为一种认知和问题处理的范例,我们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有意义的结构化知识决定了我们的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这里的结构化知识,可以理解为概念间相互关联组成的知识网络。

我们也知道,认知和问题解决还需要信息处理能力。但每个人硬件水平即工作记忆和信息处理速度相差不会很大(至少不是数量级的差别)。

模式决定能力

那为什么象棋大师能在5秒内记住几乎全部棋局,而不会下棋的连一个棋子位置都记不得呢?

虽然他们面对的是同一张棋盘,象棋大师看到的棋盘上的棋子是有意义的关联(定式),而不会下棋的人没有预先知识,他们看到的是孤立的没有规律的20多个棋子(对无意义乱摆的棋子,大师也不能建立关联)。

大师下棋,就是模式识别和模式应用。模式识别和应用不是人特有的,动物,人工智能都用它学习与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可用下图表述:

概念间的多元互动,生成模式,对模式的识别就是认知,应用模式去预测,就是能力。大脑中存储的模式决定了我们认识世界,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那么,怎样提升我们的模式识别(认知能力),以及怎样一步步生成模式呢?

西蒙的知识树

认知科学家西蒙认为,模式识别能力由下面三个要素共同决定:

短期记忆

长期记忆

辨识网

长期记忆(知识节点)和辨识网(连接方式)组成一张认知网络,知识在大脑中的表现形式就是一幅自组织的网络图。

短期记忆因生理限制,很难提升,但长期记忆和辨识网都可通过回想和辨识练习取得扩展与改进。

我们提升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就是:

掌握概念(知识点),关联概念(建立连接),生成模式,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持续发展,生成有意义的概念网络。

网络的丰富度决定我们的认知和能力。这样的网络在西蒙话语中称为知识树。他还认为:

思想,像组织或技术一样,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是现有元件构成的。这些元件被不断地聚集,重构,修改并应用于新的背景中。

在这个过程中,思想和实践结合到一起构成相对稳定的类集,他们可以被起创造者和其他遇到它们的人以单元的方式移动和控制。

——《穿越歧路花园》

由此,西蒙做学问就是:「创造思想和实践的稳定子配件,并努力用新的有意思的方式将它们结合起来。」

显然,西蒙用这种工作方式取得了巨大成就,他是:

美国著名学者、计算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领域涉及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公共行政、经济学、管理学和科学哲学等多个方向,一生获得 9 个博士学位,拿过不同领域的最高奖项:计算机科学图灵奖、诺贝尔经济学奖、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拿过公共管理沃尔多奖……

一个人获得这样成就的十分之一就很厉害了,我们可能会说西蒙可能是个天才,毕竟他自己也说比全班其他同学都要聪明。那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

卢曼的卡片抽屉

尼克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德国人,20世纪颇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和科学家,他在40年的学术生涯中出版了70多本书,发表了横跨多个领域的400多篇学术文章。

每年平均创作约两本书,10篇文章,注意,他写的不是虚构作品,是干货满满的理论著作。

这些成果全由他一人独自完成,如果要说有人帮忙的话,就是家里有个保姆,帮他照看孩子。

近年,很多人惊讶他的创作效率,研究卢曼的创作方式,寻找有什么神奇的工具或工作方式。

人们很容易就发现辅助他创作的宝箱——Zettelkasten。

Zettelkasten 是德语词汇, Zettel 是卡片,纸条,纸片的意思,kasten 是抽屉,柜子的意思。合起来Zettelkasten 就是装卡片的抽屉。示意如图:

抽屉里装的是卢曼的创作元件——他的知识卡片。每一张卡片都有唯一编号,会永久保存,卡片不会只为一个项目或一本书创作,每张卡片都成为一生的财富,辅助他研究和创作。

卢曼这个抽屉就是由卡片组成的研究数据库,不固定主题,可以向任何方向无限扩展。他组织这些卡片的方式是在上面加注标签,每张卡片可以有多个标签,标签将这些卡片关联起来。

如同西蒙所说,标签将这些元件,用新的有意思的方式结合起来。当某个主题生成的网络足够丰富后,自然就变成了一本书。

卢曼回答为何有如此高产出也说:

我并不是什么都自己想。大部分都发生在我的卡片抽屉里。我的生产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我的卡片抽屉。

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写卡片简单且容易。卢曼去世后,他的抽屉里存放有9万张卡片。这似乎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但如果你想到他使用这个创作系统40多年,算下来每天也不过6张卡片。

大辉的卡片盒

卡片创作法,很多读者可能也听过,不就是写卡片吗,不需要固定格式,不限定主题,应该很容易写。

我使用这个方法也有一段时间了,用的是 Index Cards的纸质卡片,并将它们永久保存。下面图片是其中的一部分。

如果这几年我有长进,写的东西还有人看,这些卡片功不可没。但随着数量的增加,我发现管理这些纸质卡片很有难度。

今天是一个数字时代,有很多功能强大的数字工具。我现在仍然写纸质卡片,但只是临时性的,会在当晚或隔天将纸质卡片内容录进数字工具,然后扔掉它们。

这样就是充分发挥人脑识别和关联的优势,电脑存储和检索的强项。这套系统运行效果目前让我很满意。

写卡片能让你更聪明

你可能会说,我不搞研究,也没有那么强的写作出版要求,写卡片对我有什么用?

很简单,写知识卡片能让你更专注,学的更好,思考更深刻。

One can not think without writing. -- Luhmann

没有写作就无法思考——尼克拉斯·卢曼(德国社会学家)

真正的思考需要某种形式的外化,写作能将你的思考过程外化,它是促进思考的工具。我们经常觉得想清楚的事情,当要把它表达出来时,会发现还有许多不清晰,不全面的地方。

同时,关联卡片,发现知识间的关系也能促进主动思考,让我们更深入,更全面思考一个主题。

《设计心理学》的作者唐纳德·诺曼(Don Norman)就说:

没有帮助的头脑的力量严重被高估。没有外在的帮助,记忆、思想和推理都受到限制。[…]真正的力量来自于设计能增强认知能力的外部辅助工具。

而卡片,就是这样一个随手可得,可增强认知能力的外部辅助工具。

突破临界点

通过写卡片提升认知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就跟健身一样,每天做两个俯卧撑,在一个月内不能让我们变壮实。

但滴水穿石,有复利效应。西蒙研究了一些领域的专家,认为要在某个领域做出巨大贡献,大约需要掌握5万个信息块,而要积累这些数量的信息块,大概需要时间。

以我的经验,当在一个领域有1000张相互关联的卡片后,就是一个小突破,就有能力写出1万字的高质量内容,也能做出一些小项目。

达到1万张,就迈入高手期。假如我们跟卢曼一样,每天创作6张,5年多就可以达到1万张卡片。这跟俞军说5年左右的产品经理可以独挡一面相一致。

写卡片这件事看起来简单,但还有很多坑,比如选什么工具,标签怎样打,怎样持续写。这几年,我也踩了不少坑。

如果你工作了3到5年,需将自己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形成体系。这种方式能帮上你,通过平时积累知识卡片,不需要一次付出太多精力,也不影响正常工作,一年左右就能生成一个有生命力的知识树。

感兴趣就扫码加入知识星球,跟170+小伙伴一起通过写卡片升级认知。想少走弯路,需个性化指导,还可咨询我的个人教练服务。

总之,升级认知,不是积累知识点,而是将自己的知识形成一颗树,认知水平越高的人有越大的树,更大的树上有更多的叶子。

做有积累的事,当你的知识达到「临界点」后,你就能看见新手看不到的东西,接近创造力的边界。

相关文章:

怎样提升认知与问题解决能力

知识体系化的必要性及构建通用体系的方法

如果觉得《提升认知能力的有效方法:写知识卡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