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家庭训练治疗儿童自闭症

家庭训练治疗儿童自闭症

时间:2022-07-13 17:54:09

相关推荐

家庭训练治疗儿童自闭症,在中国目前能够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学前训练及早期干预的专业机构很少,远远达不到为患儿提供社区化服务的层面,即极少有家庭能够将孩子象送幼儿园那样每天送到训练机构去接受矫治。这种环境条件下,家庭训练成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可行的形式。家长作为要长期陪伴孤独症儿

1儿童自闭症有哪些治疗方法

在如今的社会里自闭症的发病率极高,很多儿童患有自闭症家长没有及时的发现,就会使病情加重,很多家长就会想要知道,应该怎么治疗自闭症最好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如何治疗自闭症吧。

心理学研究发现,孤独症的实质的损害是认知障碍,表现在早期的分享性注意和扮演行为上。分享性注意是指与他人共同分享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当孤独症面对一种物品时不是与他人分享兴趣,而是要得到它,这种障碍是孤独症的早期症状之一。就象在前面第一部分中讲到的那样,不会进行扮演性游戏也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之一。如果能发现早期症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无疑会对预后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

独症患儿没有独立交往的能力,不会根据环境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适应环境,这种障碍随着年龄增大显得更为突出。伴有严重智力低下者,无任何言语功能、无法克制和难以治疗的尖叫、自伤等行为持续存在,直接威胁着生存,给教育和干预带来障碍,作为家长,是很容易辨认出孩子的这些异常的。

一部分患儿到青春期以后症状可有改善,古怪刻板的行为减少,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或多或少地提高。但仍表现为与人交往困难,独来独往,回避他人;在不涉及社交能力时,也能干好某些简单、机械的事情。

早期或在确诊为孤独症之前已有较好的语言或言语功能者预后较好。尽管疾病本身使他们发展语言的潜能受到限制,但他毕竟是具有这种潜能或基础,使用药物效果比较好。 观察到高功能水平孤独症预后较低功能水平为好,报道16名6岁以下,IQ大于65的孤独症患儿,有半数可完成大学学业,能独立生活。即使是高功能水平孤独症儿童,其业余活动面或活动内容也是有限制的,不会做建设性的决策或提建设性意见。

伴有其它疾病者如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癫痫、肝肾损害、结节性硬化等预后较差,伴有听力受损、特殊生活技能问题者预后较差。

以上就是教大家怎么去治疗自闭症,大家都明白了吗?所以希望各位家长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能够多注意孩子的生活细节,就可以及早发现孩子的异常,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还是希望各位家长多多的关爱自己的孩子。

2家庭训练治疗儿童自闭症

早期训练是不同于其他心理疾病的一种适用于自闭症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起源于西方,可谓舶来品,但是其疗效还是相当可观的,值得我们效仿。

在中国目前能够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学前训练及早期干预的专业机构很少,远远达不到为患儿提供社区化服务的层面,即极少有家庭能够将孩子象送幼儿园那样每天送到训练机构去接受矫治。这种环境条件下,家庭训练成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可行的形式。家长作为要长期陪伴孤独症儿童成长的人员,须要同时担负起训练人员的职责。

在家庭中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训练,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① 家庭成员应了解有关孤独症的知识,了解孤独症儿童的一般性特点和自己孩子所独具的特点;

② 家庭成员应学习和掌握孤独症儿童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巧;

③ 按照由专业机构或人员为孩子制订的个别训练计划,对孩子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训练。

④ 定期请专业人员对孩子评估。

要具备①②两点,就需要家庭成员学习有关资料、参加关于孤独症知识的讲座、家长交流,参加训练技巧培训班等活动;要具备③④两点则需要孤独症儿童的家庭与专业训练机构及人员保持联系,将家庭训练置于专业指导之下,保证训练的有效性。

因此别以为家庭训练就是很普通的事情,家长们在对自闭症患儿进行家庭训练之前,一定要先武装好自己,学好相关治疗知识,方可对孩子进行训练。

3训练法治疗儿童自闭症

作为父母,最痛心的莫非自己的孩子生病了,不管是身体疾病还是心理疾病,比如自闭症这一让人近乎绝望的心理问题,但其实训练法可以帮助我们治愈孩子。

假如把"治好"理解为医学上所指的"治愈",即患儿不再有孤独症,导致孤独症的大脑生理异常结构完全消失,那么从目前我们所获得的国内外研究与临床信息来看,通过"训练"而"治愈"的孤独症患者几乎可以说没有。但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矫治,达到能够进行生活自理,甚至是独立生活并展示出良好发展状态的个案是很多。

有些孤独症患者在成年后能够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写出来,有的正在上大学,有的从事设计方面的职业,但从专家对他们的评述中,仍能够感觉到他们的举止透出典型的孤独症痕迹,只是这点不再具有将他们与社会生活隔绝开来的障碍力。当然能够达到这一程度的患者虽只是极少数,并且与他们一直得到良好的训练分不开。

虽然训练不能让孤独症患儿彻底痊愈,但训练对于孤独症患者的矫治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孤独症儿童由于本身的发育障碍失去正常、健康发展的内在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只能眼看他们陷在自闭状态中而无可奈何。

国内外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孤独症儿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与不教,教得是否得当,他们的发展方向是完全不同的。"好的方向"就是他们能够逐步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甚至在接受培训后从事某项工作而达到生活自立。

否则听之任之,孤独症儿童很难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好转,相反往往会发展出愈加严重的情绪、心理、行为等障碍,使得他们周围的社会甚至家人都感到越来越不能忍受他们。而由于被他人排斥,孤独症儿童的挫折经历就会越来越多,这将进一步把他们推向更加自闭的状态。

因此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自闭症的倾向时,一定千万不能不以为然,而是要马上重视起来,尽快地去专业医生那里确诊并多加预防治疗。

4儿童自闭症的行为训练

儿童自闭症除了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来治疗之外,还可以采用行为训练的方法,但是行为训练有其自身特殊的一些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首先,教师要主动为自闭症儿童作行为训练。普通小学适用的悄悄话信箱、热线电话,以及学生主动找老师谈心等方法,都不适用于自闭症儿童。

在自闭症儿童的辅导中,主要还是通过老师主动去关心帮助孩子。作为辅导教师,这种关心孩子,还不能只局限于一次、两次。

自闭症孩子的心理障碍不像普通孩子只是偶尔发生,而是伴随他们终身的。因此,教师要像母亲似的去关心自闭症儿童,通过训练,多接触儿童,多了解儿童,从而掌握该自闭症儿童的行为习惯、脾气性格等,与儿童建立起相对比较能够配合的关系,这样自闭症儿童才能配合教师的训练。

其次,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要持久。自闭症儿童训练的效果远没有普通儿童的效果这么好。一般来说,普通儿童由于某件事情引起一些心理问题,经过心理老师的辅导、点拨,没过多久就能恢复正常,而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一年、两年乃至十年都收效甚微。这就要求辅导教师能够面对情感冷漠的自闭症儿童进行坚持不懈的训练。

第三,自闭症儿童的训练以个别训练为主。普通小学的心理辅导有多种形式,可以是开设心理辅导课,也可以是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等,但是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目前我们大多采用个别训练,团体训练较难实施。

第四,自闭症儿童的训练要遵循公开化原则。在普通小学的个别心理咨询中,都要遵循一个保密性原则,孩子的秘密作为辅导老师最好不要替他宣扬出去。

但是在自闭症儿童的个别训练中,这个原则却恰恰相反,在对儿童进行完个别辅导后,要告诉其他任课老师和家长,目的是为了在课后不断强化、巩固训练的效果。

对于自闭症患儿的行为训练,首要的关键人物是老师,因此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来引导孩子,还要能及时发现孩子的不当心理。

5如何训练儿童自闭症的知觉能力呢

自闭症的孩子家长要比其他家长更辛苦一些,平日的训练是必须的,帮助孩子做训练能够更好的帮助孩子疾病得到康复,下面就介绍下如何训练自闭症患者的知觉能力,家长要仔细的看看。自闭症的家长也学习下,帮助孩子恢复健康,早点融入社会和人群。如何训练儿童自闭症的知觉能力:

1、静态视觉训练:拼图,点数。这两个项目的练习要做到频繁,每天都有,但每次持续时间不要太长,不超过15分钟。冬冬对这一类型的练习已经觉得厌倦了。

2、动感视觉训练:没有发现冬冬在这方面的能力不足。但是这方面的练习项目也没有。这种训练形式游戏性较强,可以调节冬冬的情绪。

目前有三种可能的活动方案,第一是吹泡泡,由训练者或冬冬吹出满屋子的泡泡,再要求冬冬追打泡泡,这一活动最好多人参加,可以作为亲子活动,并引人比赛的概念——看谁打的泡泡多,在比赛时训练冬冬每打一个泡泡就数数。活动过程中引入训练项目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提出很高的要求,游戏还是要保持游戏的首要特性。

第二是推打乒乓球,在门框上吊一个乒乓球,让冬冬先用手推球,慢慢过渡到用拍子推球。第三是吹乒乓球(或跳珠),在光滑的桌面上两人对吹,训练冬冬集中视觉注意力及对气流的运用。

3、视觉辨别能力:需要一些图片资料。目前冬冬对于颜色的辨别能力不能得到肯定的判断,不清楚是因为他不能从生理上分辩,还是因为认知上不能分辩,即对颜色的概念不能判断。所以需要转换一种形式,先检验他能否从生理上辨别。需要一些彩色图片,要求冬冬从图片中找出隐藏的动物(注意选用冬冬熟悉的动物)。

4、分类训练:需要几个纸盒子或别的容器。一开始可以是积木和跳珠放在同一个盒子内,然后训练者带着冬冬进行分类,要求冬冬模仿训练者将不同的东西分别放到不同的盒子里。完成一次分类之后,进行别的活动(大概5分钟到10分钟左右的活动),不要马上让冬冬再分一次,他也许会厌烦。之后,再要求冬冬分类,根据冬冬的训练情况,从训练者提示,到完全自己完成。慢慢过渡到两种不同颜色的跳珠、不同颜色的积木、不同形状的积木,再过渡到三种不同,四种不同。这一训练活动切忌操之过急,一定要反复练习,不断巩固。同样做到频繁,但每次训练时间不要过长。

5、听觉辨别:在家庭亲子活动过程中进行。家庭成员围坐一圈,孩子站在中间。用一块手绢蒙住孩子的眼睛,孩子可能会觉得害怕,这个过程要让孩子慢慢熟悉,不要太过强迫。由妈妈先开口说:孩子,到妈妈这里来。注意孩子的反应——是否能辨别声音的来源,妈妈的呼唤声不要间断。如果孩子不能正确反应,则妈妈应该伸出手牵引孩子的手,让他走到自己面前并抱住他。如果孩子能够准确反应走到妈妈面前,妈妈应赞扬他并拥抱他。

6、听力理解:由于怀疑孩子对视觉刺激进行了过度选择,在进行听力练习时,先用手绢蒙住冬冬的眼睛。训练者与孩子面对面坐下,告诉孩子:我说一句,你跟着我说一句。先从最简单的听数唱数开始,然后是一句话,再到一段话,最后是一个故事。每次练习时间不要超过分钟。

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感受到更多的兴趣点,这样自然自闭症就不容易出现了,如发现孩子有自闭症的倾向,要及时预防。对症治疗不如对兴趣治疗,所以家长平日一定要细心再细心的观察孩子。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耽误了孩子的治疗。

如果觉得《家庭训练治疗儿童自闭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