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用音乐治疗自闭症儿童

用音乐治疗自闭症儿童

时间:2023-05-18 11:49:56

相关推荐

用音乐治疗自闭症儿童

儿童自闭症的语言能力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一个是语言表达能力还有一个就是语言理解能力,要是想训练儿童的语言能力,主要要先明白孩子是这两个方面中的哪一个,这样才好入手,帮助孩子。 (一)培

1怎么训练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

儿童自闭症的语言能力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一个是语言表达能力还有一个就是语言理解能力,要是想训练儿童的语言能力,主要要先明白孩子是这两个方面中的哪一个,这样才好入手,帮助孩子。

(一)培养和激发孩子进行语言表达的欲望和信心

1.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运用最多的策略是鼓励。能力再弱的自闭症儿童也有他的闪光点,从发现他们的优点入手,及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不断强化其积极向上的认同心理,不放过一个微小的动作,只要是行为意义积极的,都可用做得好、你真行、你真棒等语言进行鼓励。

2.创设成功的机会:对于语言发展特别迟滞的自闭症儿童,适当降低标准,使孩子有成功的机会,这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会使孩子从不难获得的成功体验中获得自信。当孩子获得点滴进步时,则可适当地夸大孩子的进步,因为孩子能有进步,对他来说是不容易的,老师的夸奖进步真大能调动孩子心理中的积极因素,使孩子期望自己能有更大的进步。

(二)创造语言交流的情景,培养语言发展的土壤

1)如果孩子用非语言方式表示她想喝水,不要因为她指著杯子就给她。相反,把一瓶关得紧紧的水给她。看着她,等待,你不要说话。等她来说要求你打开,或者他用语言表示请你帮忙时才帮她打开。

2) 如果孩子想楔子,给她纸但是不给她笔(或者给她笔,但不给纸)。看着她,并等待。目的是提高他的主动语言。如果她不说话,把她要的东西拿起来给她看,(这是视觉辅助)你还是不要说话。直到他说了他要的东西,再给他。

3)他想吃他喜欢吃的东西,只要他认识那东西你就不要随意拿给他,要举在他眼前,直到他主动提出要求并用语言表达他的欲望以后你再拿给他。

(三)促进评论,引发思维

我们的目的是教孩子观察环境里的事情,并且对这些事情作相关的评论。或者根据老师对身边事物的的描述来做出正确的评论和判断。先从环境里的不平常的东西开始,是一个有效办法。这些奇怪的事可能是自然发生的,也可能是你有意设置的。比如:把手套戴在他的脚上,同时说:"错了!"当孩子看着你的时候,你把袜子穿在手上,然后给他机会评论你的行为,等他说:错了!如果他不说话,你示范,说:"错了",同时你自己摇摇头,用表情表示这是很好笑的事。或者你来描述他熟悉的一件事物,故意描述错了,叫他来评论然后改正过来。比如:我在描述国旗的时候我是这样说的这是一面红色的国旗,它是正方形的,在它的上面有4颗绿色的五角星。我描述完了以后给他一定的思考的时间,然后问他老师描述得对吗?他说不对,接着我又问哪里不对了?结果他就把我错的地方一一改正过来了,同时我还叫他回忆了我当时是怎么描述的,强调了我把五说成了四,把黄色说成了绿色。通过这样的训练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也发展了他的思维能力。

(四)训练内容先固定再变化,由简到繁,提问的方式由模仿到独立,思维层层深入

孤独症孩子刻板、重复的特质,也能成为他们学习的优点。以相对固定的语言、形式开展游戏、交流,他们会感到安全、舒服,教师只要在他们能完全掌握一个知识点的时候,稍微加入一点新内容,就像搭积木一样,等稳固了再往上放一块,孩子会在不知不觉间接受变化。让内容尽可能地延伸,让能力得到更广泛的运用,让思维得到更广泛的发展。比如:我在教学生认识小蝌蚪的时候,我就以提问的方式来叫他说说小蝌蚪的样子。我在提问的时候故意放慢了速度,我就问小蝌蚪全身是什么颜色的?(给他整体的感觉)脑袋是什么样子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当他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回答的时候,我就提示了他(脑袋是大还是小?尾巴是长还是短?),这样减小了回答的难度。他就回答大大的脑袋,长长的尾巴。然后我又让他观察,小蝌蚪生活在哪里?他很容易地回答出生活在水里,接着我又问他知道小蝌蚪长大了变成什么了吗?他马上说不知道。在他有欲望知道的时候我就告诉了他小蝌蚪长大以后会变成一只绿色的小青蛙接着我就拿出几张小动物的图片叫他找小蝌蚪张大以后变成什么了?他一下子就找到了小青蛙。接着我完整地描述了小蝌蚪的样子,然后就要他完整地描述一下小蝌蚪的样子,我按顺序指点小蝌蚪的部位,在描述长长变成小青蛙的句子时我拿出了小青蛙,结果他真的能很完整对描述下来了。最后我叫他根据我提问的方法来问问我。就这样在我经常进行这种方式的训练下,他学会了提出简单的问题,并在一问一答中发展了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为儿童语言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懂得过程 :

首先第一步就是对简单言语指令的理解,简单言语指令包括:(1)站起来(2)坐下(3)拍拍手(4)跺跺脚(5)摸摸椅子(6)张开嘴(7)点点头等,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采取各种方法利用教具和实物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对不动声色言语符号尚未掌握儿童,应先形成对言语符号的理解,使其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的语言符号。可从单音开始,符号与事物统一等等。通过图片(或实物)、手势符号和言语符号等相结合的方式,如对洗脸、抱抱、喝水、睡觉等日常用语的理解和模仿。

其次对于已掌握一定的言语符号的儿童则要进行扩大词汇量训练,循序渐进的逐渐导入更多的词汇,多以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高的开始,并加强词汇的扩展,初期由名词导入。进而学习动词,形容词等,强化空间方位词、大小、多少等词汇的理解,能理解物品的功用等。

再次当儿童的词汇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逐步让儿童理解两步指令,如对:妈妈拿杯子喝水。等两词连续动作句式的理解,并提供儿童选择与学习类似句式谁拿什么做什么,如:扬阳拿梳子梳头发。老师拿笤帚扫地。妈妈拿铅笔写字等等类似的句子。在反复的训练中强化这个句式。使学生在感知和模仿的过程中理解语言。逐渐向完整句式的理解过渡。

然后在理解简单句子的基础上逐渐理解复杂的句子和语法。比如在学习了什么怎么样谁拿什么做什么做得怎么样?的句式以后,我就把这些有连续性的句式结合起来去理解一个情景。通过一些连续性的图片或者动作来再现这些情景,体会之间的联系。比如在描述地脏了,老师拿着笤帚扫地,扫得干干净净这个情景时候我设置了三幅图片,分别让学生理解每幅图片的意思,老师再把三幅图片按顺序进行表达。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表达同时拿起相应的图片并按顺序放好。过度到让学生独立地排序,如果排对了说明他理解了这三幅图片之间的联系。最后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指令去做扫地这件事情。达到语言理解与行动的统一。语言理解能力的提高为过度到语言的表达能力打下了坚实的。

自闭症孩子的语言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会表现出明显的不足,这样的孩子一般不与外人接触,并且不会主动与人交流,所以家长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上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尽量用非常清晰的语言和孩子交流,并且尽量用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

2自闭症儿童患者的康复训练怎么办

在这个社会中,有很多折翼的天使,例如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但是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并不一定就要被放弃,虽然相较于感冒发烧之类的病症,自闭症确实是比较麻烦的,但是只要有耐心的陪孩子一起进行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那么就会事半功倍了。

万事万物存在于世间都是有道理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个东西不好而感觉他就不应该存在这个世界上。老子曰:世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所以我个人认为融合教育不应该是某些有钱家庭残疾孩子的额特权,融合教育也不是程度较好的残疾孩子的特权。我们的融合教育要给每个孩子已机会,让他们都能够享受融合教育。

那融合的目的是什么呢?让他们在融合中学习更多的知识?让他们在融合中学习交往?让他在融合中交往更多的朋友?我认为这些都是融合教育的一部分,但是他们绝对不是融合教育的根本。融合教育的根本应该是让残疾孩子融入社会,反过来我们也要让社会来接纳这些特殊的孩子。以前家长们条件允许的会把孩子送到康复中心和培智学校,还有一些偏远地方的家长会选择把孩子关在家里。其实这样本身就是对孩子不公平的,他们是属于这个社会的,我们不能单凭自己的意愿就把他们隔离在我们的社会之外,所以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做,一是提高他们的自身的能力,二是通过融合教育的方式,或者是社工也好,对外活动也好,让全社会的人都知道有这样的一群人生活在我们的社会的一个角落里,他们需要大家的关心,需要大家的帮助,他们更需要大家去接纳他们。他们也许多同龄孩子一样,他们也是祖国的花朵。我想象的融合教育之后是这样的,当我们在街上遇到一个残疾人的时候并不是像看猴子一样的心理去看待,也不是像避瘟疫一样的躲避,也不是那种嘲弄,我想看到的是人们对他们的关心,人们对他们的关爱,人们对他们的帮助,人们对他们的宽容和理解。

对于目前的程度好的孩子的融合,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模式。中心正在做的融合教育我感觉就是一种相当好的探索与实践。因为我们中心目前的孩子程度基本上都是中重度的孩子,他们在融合中有很多的问题为发生。好多正常孩子不喜欢我们孩子的多余的或者说是不恰当的动作以及不符合常规的行为。对我们的孩子就像社会上的一些人一样是惧怕,但是也有一些孩子关心我们的孩子。对于重度的孩子他们都是有一些排斥的,他们都喜欢漂亮的,程度好的孩子,所以如何引导他们也是很重要的。在融合教育中我们想要得到什么呢?1、提高了社会对特殊儿童的接纳程度.2、使特殊儿童体验到结交朋友的愉悦,主动的模仿、学习基本的社交常识,树立与人交往的自信。3、融合教育的开展,使正常儿童拥有更丰富的生活,促使他们时刻注意自己各方面的表现,为特殊儿童树立学习的典范。以上三点都是其他机构所说的,而我想我们不能这样,我们要的结果是如何让重度孩子参与到其中。我们在融合教育的活动中过于强调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全面能力的发展。我们不能只看到短期的融合的效果,我们要看到长远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号召力,每个孩子都代表了一个家庭,每个家庭都是一种文化,如果每一种家庭文化熏陶下的孩子都能够接受我们的孩子那么我们的融合教育就是成功的。

对于重度的孩子而言他们根本参与不了一些融合活动,所以我们没必要刻意的说非要一起上课才是融合,非要让一起玩才是融合,我认为让正常的孩子知道我们的存在,通过对我们的孩子一些观察和接触了解我们的孩子,能够慢慢的接纳我们的孩子,这既是一种融合,为我们的孩子创建融合到社会做出准备。当正常孩子看见我们的孩子不在是害怕,不再是围观,不再是嘲讽,不再是无知的时候,当他们这一批人成长起来之后,他们个人和他们的家庭一定会对这样的残疾人更加的宽容,当他们的家庭中出现这样的孩子也不会在像以前那样的无知。

训练和教育是相互融合的,本来自闭症的孩子就很少会和自己以外的世界接触,作为家长,在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的时候,更要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和机会,让孩子越来越对外面的世界感知,也应该多多陪伴孩子,祝家长和儿童患者看了以上的总结后,能够得到帮助,早日康复。

3用音乐治疗自闭症儿童

音乐治疗的方法在很久以前就开始盛行了,用音乐治疗自闭症是一个另辟蹊径的领域,但是效果还是很好的,不少的孩子从此远离自闭症的困扰,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把音乐疗效做到最好呢?

国内的音乐治疗大约是在两年前开始了对儿童自闭症干预的摸索。自闭症患儿往往对语言有隔膜和排斥,拒绝与人交流、配合。但是人们慢慢注意到,自闭症儿童虽然拒绝语言,却不拒绝音乐。据国外的研究,85%以上的自闭症儿童对音乐的反应都很好。有专家指出:音乐的能力和兴趣,自闭症儿童几乎全部都具有。因此,国外在对儿童自闭症的治疗中,音乐治疗是一种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但在我国,音乐治疗对儿童自闭症的干预才刚刚开始,还处在探索阶段。在这两年的摸索学习中,我们的感受主要有两点:一、自闭症儿童有接受音乐治疗的可能性;二、音乐治疗还是个艰难的过程。

一、自闭症儿童能够接受音乐治疗,即,他们有接受音乐治疗的可能性。

1999年6月,我们曾接收过一个男孩子BB,当时三岁半。BB很早就会讲话,活泼可爱,比同龄孩子聪明伶俐得多,懂得很多东西,被周围人们视为小神童。但在3岁左右,孩子的母亲发现了问题:他想要什么东西、有想法都不开口说,而是拉着大人的手去拿;一见到英文字母就着迷,盯着看、写写画画,不肯离去;不为得到答案只是不停地问为什么;情绪不稳定,会因为一点儿事克制不住地非常急躁。

第一次见到BB,是在对几个希望接受音乐治疗的孩子进行咨询时。当时BB就表现出了对音乐反应灵敏,对治疗师给出的节奏刺激立即有模仿反应。但对他停止刺激后,他又会回到角落专注地抠装器械的纸箱上的英文字母。

我们对他进行的音乐治疗干预包括与他一起弹奏钢琴、电子琴。他都很有兴趣。据他母亲讲他家里也有电子琴,他一摆弄起来就象着了魔一样投入,不肯离去。所以在家不给他玩儿电子琴。最初他弹琴时不让治疗师参与,治疗师一碰琴他就把治疗师的手拨开。我们逐渐让他适应治疗师的介入,使他接受了治疗师,与治疗师建立了关系o BB在钢琴上开始只是跟着治疗师弹一些简单的小曲调,后来竟有了他自己的创作。那天,他又在钢琴上弹着什么,却不是哪一首熟悉的曲调。治疗师以为他弹错了,纠正了几次,但进而发现,他并不是弹哪首曲子,而是自创的新曲调:

I=C 4/4 1 2 3—| 5 43 2—| 4 43 2—| 3 32 1—||

I=C 4/4 3 2 3 2 1 5 | 1 2 1 2 1 2 1 ||

这两段曲调虽然简单,但已不再是模仿,而是他对自我的表达,这一点很重要。现代音乐教育强调,音乐用以激发孩子(人)的创造力,而不是套上某种模式让他照着去做。

治疗的后期BB曾主动对治疗师说过一句话:我要说一句你们爱听的话,我喜欢你们,使我们非常震惊,他的语言表达和对别人心理的理解能力,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BB的状况到后来已基本正常,进一步的需要是与集体的相处了,而我们这里没有合适的环境,就推荐他去了一个奥尔夫幼儿班(注:奥尔夫是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主要从事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主张音乐本是人类先天具有的本能,只是社会的发展使人的这一素质潜伏了。音乐教育不是要教给孩子什么音乐技术,而是要唤起人类的这一本能。他的教育方式强调歌唱、语言、体态律动、乐器的结合,类似我们的音乐游戏。)后来据那班上的老师说,他是班上能力最好的两个孩子之一。

在对BB进行干预期间他只有过一次发脾气,屋里有台坏了的电脑显示器,他急切地想打开电脑(摆弄电脑也是他非常迷恋的),但怎么也不出影,急得发脾气了。

在对BB的干预过程中我们感到,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明显。BB的自闭表现在我们接触过的自闭症儿中是比较轻的。但由于他小时候是同龄孩子中的佼佼者,与现在的状况反差太大,使他母亲对孩子的问题格外敏感。每当孩子的问题行为出现,哪怕只有一点点,她都会非常紧张,严厉地训斥他你怎么又……!不许……!……这使得孩子的情绪也格外沮丧,跟母亲非常抵触。在我们跟家长谈,请她调整一下心态和策略,对孩子放宽些,对问题行为淡处理之后,家长和我们都明显地感到BB的情况好多了。

还有一个大一些的自闭症患儿DD,是我们在海淀培智学校遇到的,11岁,男孩。我们在海淀培智学校进行的是针对14个10岁以上不同程度的中度智障儿童的集体音乐治疗。智障儿童能力低一些,但听指挥、合作还是可以的。而这个自闭症孩子DD则显然不能溶入集体中。开始时他总是旁若无人地坐在成圈的成员周围旁若无人地溜达,或靠在窗边向外或向里愣愣地看。后来大家围圈做活动时,他会来到圈中的地毯上躺下,赖着不肯走。跟他说话和对他提要求都没有任何作用。但渐渐地,DD对这个集体和大家做的事情似乎有了意识,来到圈里空位子上坐了下来。安排大家做的活动,在治疗师的辅助下,他也不拒绝完成。在小组成员需要通过举手表决的人数多寡决定事情,大家很在乎他的意见时,他都能不负众望地明确表态。

DD从对治疗师与他说话无动于衷,到渐渐有了眼神的注意,到有一天放学时,忽然迎了上来,声音清楚明亮地说老师再见。之后每次放学都主动跟老师再见。我们在每一次治疗课的开始都唱一首《你好歌》。DD一来到教室就问唱你好歌吗?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就安心地坐下来等待上课。

有一次,班上挑出几个能力强一些的男生排练舞蹈《鲁冰花》,其他人在周围观看。随着音乐响起,我们忽然发现,DD在旁边边唱边跟着作动作,虽然姿态有些生硬,但非常认真非常投入。整个舞蹈从头到尾他都跟了下来。

我们在对海淀培智学校这一个班的孩子进行的集体音乐治疗中,没有专门针对这个自闭症孩子的特殊设计,只是将他与其他孩子一样对待。但他明显的变化使我们看到,他似乎被音乐裹挟着加入到集体中来了。

从以上两个个案中我们感觉到,自闭症儿童有接受音乐治疗的可能性。

二、音乐治疗还是个艰难的过程

我们在尝试音乐治疗干预自闭症过程中的第二点感受就是,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了解自闭症的人都知道,自闭症本身是复杂的。它的病因、治疗和训练干预都是复杂的。有些干预技术在多年的实践中已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但音乐治疗对自闭症的干预还在摸索尝试中,尚无具体的技术模式。我们在与几个自闭症儿童的接触中看到,音乐治疗对有的孩子有作用,有的则不然,有的甚至不能坚持做下去了。

FF,女孩,5岁。当时她参加的是针对缺乏自信的儿童设计的自信心提高小组。据她家长讲,她快到入学年龄了,但极不合群,幼儿园不接收。家长认为她不与其他孩子相处是自信心的问题,所以想培养她的自信心。

FF,是个非常漂亮的小姑娘,眼睛又黑又亮。她的语言能力非常强,表达事情很清楚,爱问为什么,跟成年人可以很自然地交往,但与别的孩子没有接触。来到治疗室的第一天,连最弱小的孩子在鼓励下都能独立参加集体活动了,FF这个看起来挺大方的孩子却不肯。寸步不肯离开妈妈,妈妈一表示要走她就会大叫。妈妈只好陪她一起在屋里做活动。但任何游戏她都不参加,只是在圈外有一搭没一搭地看。

有一项问名字的游戏,大家问到她时她会非常热情地介绍我的大名叫……,我的小()名叫……,我还有一个英文名字叫……,并继续往下说别的,好象喜欢成为大家的焦点。以后每次问到她这儿,她都会这样喋喋不休。之后,FF开始在她的圈外位置讲故事,无视别人做什么,把家人给她讲过的每一个故事一字不差地大声讲出来。旁若无人地一个接一个讲着。

对于她的不与集体相容,我们为她安排了个体治疗。有一项表演《小兔乖乖》的游戏,FF非常喜欢演其中的兔妈妈,将治疗师的提包背着当作兔妈妈装萝卜的篮子。每次十进门就嚷包呢包呢?不肯更改。后来在治疗师的诱导下,她将兔妈妈发展为松鼠妈妈为孩子们采松果,鸡妈妈为孩子们捉虫子,羊妈妈为孩子们找青草…每一个新发展的动物,FF都能马上对应出它们吃什么,非常准确。可她的扮演游戏就此顽固地不肯更改了。随着时间的推移,FF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段时间的进门就找包之后,不知怎么变成了进门就找北京青年报,再过一段时间又换成了每次又找别的什么;她以前那么丰富的故事,后来不讲了,治疗师诱导她讲也讲不出来。并且语言表达能力退步了,说话出现口吃;眼神也变得冷漠,不爱理人。

FF的这些变化使我们非常困惑和担心,不知该如何是好。向家长询问FF以前是否有过其他异常现象,是否去医院诊断过,结果怎样……家长总是吞吞吐吐地避而不谈。六院的郭延庆大夫来治疗室观察过FF几次之后,明确地告诉家长她确有自闭症,从此FF家长就再也不带她来了。估计是不能接受、面对她有自闭症这一现实。我们当时的几个自闭症儿都是3岁多4岁左右的小孩子,只有FF大一点(5、6岁)。这个年龄正是自闭症儿童发育的一个折线。所以我们很想FF能继续做下去,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帮助她。但是FF没有回来。

SS,男孩,来音乐学院时5岁,现已6岁。初来时表现出的音乐才能就令我们很惊讶,他具有

绝对音高听觉能力,这种音乐天赋很难得,音乐学院这样的专业音乐环境中也很少有。SS对旋律的记忆非常强,教他的新旋律他很快就会。他自己会的曲调,能够很快在钢琴上找出来。他的自闭症怪异行为也是很多的:双手作抱球状在空中比划;在屋里绕圈跑;无意义的语言;有时双腿会不住的相向抖晃。

到目前为止,SS已做过许多音乐治疗活动,但他的行为呈现出的是时而进步时而退步,怪异行为依然存在;当初表现出的超常的音乐才能也至今仍保留着,但很难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尽管如此,SS还是非常愿意到音乐治疗室来,在音乐治疗的过程中常常表现的非常兴奋,我们想对他的治疗路还很长,而且是充满艰辛的历程。

用音乐治疗自闭症的患者,对于音乐治疗师的要求很高,并不是谁都可以的,并且方法一定要讲究,否则怕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自闭症的儿童对于音乐一般是很敏感的,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治疗方法,但是还不是很明确。

如果觉得《用音乐治疗自闭症儿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