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虐待动物者 可能还会虐待人!请及时纠正孩子的“怪癖”!

虐待动物者 可能还会虐待人!请及时纠正孩子的“怪癖”!

时间:2021-12-14 17:54:34

相关推荐

虐待动物者 可能还会虐待人!请及时纠正孩子的“怪癖”!

最近,一则关于虐待动物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愤怒:

据报道,山东某大学生虐杀流浪猫并拍下视频贩卖。视频中,多只猫遭到焚烧、鞭打、电击等虐行,行为令人发指。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虐待动物的行为屡见不鲜:

5月,一名15岁少年为了出名直播虐猫,每天按照粉丝们的要求虐猫,只要给钱,就会使出各种丧心病狂的手段。

6月,某直播平台团队进山林虐杀野生动物以博取关注。

5月黄金周湿气,一头气喘吁吁的黑熊在前面惊慌逃跑,一辆满载游客的车在后面紧追不舍,车头每顶撞一下黑熊屁股,黑熊就会摔个趔趄,游客在车上随之爆发一阵哄笑……

面对手无寸铁的动物,他们怎么会下得去手?有的人是为了红,有的人是为了钱,而更多的人,是通过这种变态的行为宣泄自己扭曲的情绪。

虐待动物者,或童年经受过心理创伤

有一个关于心理的笑话,意思大概是这样的:一男主人在公司受了老板的气,回家气冲冲地对老婆发火;而老婆受到训斥,心中窝火却不敢向老公发泄,正好孩子犯了微不足道的小错,就把孩子狠狠训斥一番;孩子自觉委屈无处述说,治好朝家中效果踢了几脚;小狗一脸茫然,就走到街上,把一个西装革履的咬了,而这个人就是孩子的父亲。

那些虐待动物的人,或许与早年受到过的心理创伤有关。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曾提出“童年决定论”的观点,认为童年的经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比如,如果童年的时候经常遭受父亲的严厉管教、责骂、体罚,孩子的内心的愤怒情绪就会逐渐累积,并且在无意识间学习了这种攻击模式,形成了“强者可以欺负弱者”的观念。

而当小孩第一次尝试到了虐待动物的滋味时,他心中也许会感受到一股快感,逐渐地,这种行为就会被强化、固定下来,成为一种获得快感、抵消挫折的癖好。

虐待动物者,可能会暴力侵犯他人

虐待动物的人,也会虐待人吗?

是的,很有可能!

美国曾做过一项调查,研究人员将一组因暴力犯罪被监禁的男性囚犯与一组没有犯罪记录的人进行对比,发现25%的罪犯在童年时有过虐待动物行为。

此外,我国也有调查显示,虐待动物的人大多数会发展为暴力倾向者,并会使用暴力侵犯他人。

可怕的是,这种暴力行为还会一代代传下去,一个遭受家庭暴力的人,也许会成为一个施加暴力的人,早年他们也许会把怒火发泄到猫、狗等动物身上,而长大后甚至可能会虐待妻子、孩子,成为一个冷酷、无情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及时纠正孩子的“怪癖”!

如果父母是慈祥有爱的,儿童的安全需求就容易得到满足,人格就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反之,如果父母对孩子态度冷淡,甚至对孩子责罚、打骂,就容易令孩子产生畸形心理,衍生仇恨。

因此,对待虐待动物的孩子,较好的纠正方式是改正教育模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平时父母要给孩子充足的关爱,多与孩子进行沟通,科学地引导,适当使用奖惩手段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另外,家长平时要多注意孩子的生活动向,一旦发现虐待动物的行为,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治疗指导。

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39健康网】公众号,回复您遇到的健康问题,即有专家为您免费解答。

如果觉得《虐待动物者 可能还会虐待人!请及时纠正孩子的“怪癖”!》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