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自闭症的儿童适合玩什么游戏

自闭症的儿童适合玩什么游戏

时间:2018-06-02 12:08:49

相关推荐

许多自闭症儿童因为受到疾病的困扰,所以他们的行为有很多的时候都是身不由己的,但是从自闭症儿童发展的方向看来,他们的行为就是不受到行为的控制的,所以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状态发育的很迟缓,所以不管是行为还是

1自闭症儿童发展的基本方向

许多自闭症儿童因为受到疾病的困扰,所以他们的行为有很多的时候都是身不由己的,但是从自闭症儿童发展的方向看来,他们的行为就是不受到行为的控制的,所以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状态发育的很迟缓,所以不管是行为还是语言方面都是有所不足的。

1.必须确立以发展他们社会适应性行为为主的指导思想

这是与我们实施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目的是一致的,也是广大家长所期盼的。那么,社会适应性行为有哪些呢?这是一个很难有确切答案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是纷繁多彩的,而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圈子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做到适应所有的社会环境,但是我们()可以和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人员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沟通和交流,这里所指的特定的范围是指我们所沟通交流的起点往往是衣食住行,其次才是学习、工作方面的内容。因此,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发展的起点,应该放在帮助他们建立能与他人进行正常沟通交流的层面上。

2.必须坚持持久战的思想

根据自闭症儿童的疾病特点,对他们的行为发展必须建立持久战的思想。自闭症儿童正确行为的建立和发展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十年、二十年,对自闭症儿童而言,也可能是终身的。这是每个从事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教师和孩子家长要清醒认识的问题。在接触的许多家长中,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家长患上了被我们称之为精神疲劳综合征的现象。的确,天天面对行为问题成堆的孩子,家中的天平明显地向孩子倾斜,所有的正常生活秩序都被打乱了,这是每个自闭症儿童家庭都面临的问题。我们同情这些家长,但是,我们更坚持家长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现实。有这样一位家长曾经说过:面对这样的孩子,每天必须向对待新的挑战一样。挑战新事物,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只要坚持探索,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我们非常赞赏这位家长的勇气和积极的心态。

3.凸现爱心,反对暴力

对待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家长和老师的爱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看到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百般呵护。但是.仅仅关爱和呵护而放纵他们的问题行为,这是万万不可以的。千方百计改变他们的问题行为,这也是一种爱。不过,在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矫正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和家长采用暴力手段去对待他们,这是极端错误的。且不说对自闭症儿童实施暴力是侵犯人权的违法行为,更主要的是,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前面我们说过,这些孩子与正常儿童一样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而绝非动物。既然是人,那么他们就必定会通过思维去建立行为标准。自闭症儿童的正确行为,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而这个理解的过程与正常儿童相比,可能很长。但是观察发现,他们一些正确行为的固着,是以他们自己的认识标准为依据的。我们反对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改变使用暴力,还在于这些暴力行为一旦进入他们的潜意识,进入成年后,他们就会随意攻击别人,其后果是,最终受到伤害的是他们自己。这是因为正常人在受到攻击时会本能地采取防御的措施,而他们不会:对于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教师和家长们的注意。

4.正确行为的建立必须坚持社会化

人的行为,实际上就是社会行为。对于自闭症儿童的行为来说,也是这样。只不过他们的行为往往不符合社会行为的规则而显得怪异而已。我们发现,一些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往往把孩子关在家里,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担心孩子到外面后会受到伤害或者去伤害别人,二是有些家人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是自闭症。我们觉得,前一个担心是无可指责的,但是必须认识到,这些孩子最终是要长大的,家长们不可能永远陪伴在他们身边。因此。决不能因噎废食。实践证明,让自闭症孩子早点走出家门,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和正确行为的建立。我们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带到广场,带到公园,带到各种购物场所,带领他们去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出席家庭和朋友的聚会。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认识自闭症这种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关心、关爱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社会的接纳,必将为自闭症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大、更广阔的空间。

有的人认为,自闭症儿童发展的不足时因为思维缺乏联系才会这样的,也有人说是因为综合能力的欠缺,当然,一个不与外界接触的孩子怎么可能跟正常的孩子一样发展的迅速呢,所以,因为自闭症的孩子常常会有各种的问题出现,所以,要细心的对待他们。

2自闭症的儿童适合玩什么游戏

孩子的童年都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所有的孩子都拥有欢笑的权利,自闭症儿童虽然和正常的孩子不太一样,但是也应该有属于他们的游戏,并且这些游戏有利于病情的好转,自闭症儿童的游戏应该是新颖的,有爱的,并且是有规则的。

(1)听觉游戏。

我们知道,自闭症儿童在感觉能力方面呈现出视觉和听觉的不同步,视觉优于听觉。在听觉方面,主要问题又集中在对声音的辨别和对声源的方位判定两个方面。如果单纯地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这两个方面的强制性训练,常常适得其反。因为每个自闭症儿童对音质(音的高、低、强、弱、快、慢等)的区分度不一样,承受力也不一样。但是如果通过游戏的形式对他们进行以训练为目的的活动,可以减少他们的恐惧感,同时也容易贴近生活。

A.分辨音质的游戏,是以分辨声音特征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从而达到提高自闭症儿童区别声音性质以及从物体的音响特征来识别物体的目的。分辨音质的游戏,可以有效地通过游戏这种活动形式,帮助自闭症孩子建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他们通过声音辨识物体的能力。

进行这类游戏,我们不能像要求正常儿童一样蒙上他们的双眼,也无法组织他们进行辨识音竞赛。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事先准备好的各种音响资料,通过播放,让他们从中进行辨识。辨音游戏一定要坚持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同时,要十分注意观察他们对各种声音的反应,避免伤害他们(有的自闭症儿童对某种声音极度敏感,把握不好,容易引起他们出现极端行为)。

组织辨音游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通过物理器材练习辨音的活动。在一个安静的训练室.教师根据事先准备的音响资料,先反复播放,让他们先熟悉各种声音后,老师可以进行有计划的提问.并根据他们辨识的数量和速度,给予奖励。声音设置应先单一,后复杂,先室内声音,后室外声音,最后再到在混合声音中确定某一种声音的难度。另一种方法是教师、家长或辅助教师现场配合,发出如说话、拍手、洗手等声响的现场辨识活动。活动声响尽可能发自孩子的前面.辅助教师或家长可以在幕后做出各种声响活动。

B.判定声源方位的游戏,是以判定声音源来自何方为内容的活动,是以提高自闭症儿童辨识声音来源为目的的。通过这种游戏,提高自闭症儿童从物体的声响特征来识别物体的能力。

判定声源方位游戏的种类有两种,一种是声音发生源是固定的,一种是声音发生源是移动的组织方法同辨音游戏,但是判定声源方位的游戏其声源应该是全方位的。组织这类游戏也应该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也应该注意把握声音强度,随时注意观察自闭症孩子对来自不同方位声音的反应,防止发生因声音引起的情绪波动。

(2)视觉游戏。

人类接收外界信息大多通过视觉,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注意和兴趣,往往首先是从视觉渠道获取的。科学研究表明,婴幼儿通过视觉获取信息过程中,对颜色的敏感度和获取量多于和优先于对形状的敏感度。视觉在对物体的明暗、颜色和形状等外观特征的认知和对物体大小、远近等空间属性的区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A.分辨颜色的游戏,拟通过色块组合游戏,使自闭症儿童掌握认识颜色、区分颜色和给颜色配对的方法,提高颜色的识别和分类能力。

组织辨色游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辨别固定色块的游戏,用不同颜色的纯色色块各两块,在先教会他们认识基本色的基础上,将不同颜色的色块混合在一起,让自闭症儿童对不同色块进行配对。另一种是色差比较游戏。这种游戏是在自闭症儿童已经具备了对固定色块辨识的基础上,逐步加进一些色块的中间色,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难度。这类游戏可以设计成与其他游戏组合的综合游戏的形式。第三种是动态辨色游戏。这种游戏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是难度较大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的目的是通过合成与分解,使自闭症儿童了解颜色是会变化的,并掌握初步的色彩组合规律。这种游戏有三种设计思路,一是利用色的合成原理组织的游戏,如将黄色水中加入蓝色墨水,使颜色变成绿色。二是利用颜色叠加原理组织的游戏,如用两张不同的玻璃纸叠加,使他们分别观察叠加前后的色彩变化。三是利用视觉暂留原理组织的游戏,如在一个陀螺上涂上两种以上颜色,让他们观察到颜色的变化。

B,分辨图形的游戏,对于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考察和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在自闭症儿童中,有一部分儿童在分辨图形上体现出岛状功能. 但是相当部分的自闭症儿童还是需要通过这种游戏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的。分辨图形游戏主要有以下几种:a.数图形游戏。这要求游戏者从给出的图形中,数出某一特定数字或图形(如动物图形)的数量。b.找图形游戏。要求自闭症儿童在把握图形典型特征的基础上,找出隐藏在大图中的指定图形。e.找相同游戏。这是一种寻找图形中相同特征物体的游戏.如找出图中相同的小白兔等。d.找不同游戏。这是一种要求自闭症儿童找出图形中两个物体差别的游戏。

c.分辨空间的游戏,主要通过游戏训练自闭症儿童的目测力,以帮助他们形成准确的空间概念。游戏可以就大小、远近、粗细、前后、左右等单项概念进行识别,也可以综合起来进行分辨。

(3)嗅觉游戏。

主要是通过组织闻一闻为主题的游戏.使自闭症通过闻气味辨物体的游戏,提高他们的嗅觉辨识能力。游戏所取分辨材料,可以是食物(包括水果),也可以是非食物;可以是液体物质,也可以是固体物质。

(4)味觉游戏。

主要是通过组织尝一尝为主题的游戏,使自闭症儿童通过味觉辨识物体的游戏,提高他们味觉的辨识能力。游戏所取分辨材料,可以是食物(包括水果),也可以是非食物;可以是液体物质,也可以是固体物质,也可以把两种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游戏。

(5)触觉游戏。

触觉是我们感知事物的重要途径。我们对物体的软硬、冷热、粗糙和光滑等认识.主要通过触觉来完成。触觉游戏主要是游戏者通过触摸来辨识物体的活动。游戏种类主要有触摸辨物游戏、触摸分类游戏、触摸造型游戏等。

触摸辨物游戏以摸一摸为主要构思,拟通过游戏丰富和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触觉经验,加深他们对物体大小、长短、光滑与粗糙、软硬、冷热的触觉认识,提高自闭症儿童通过这些性质来识别物体的能力。

触摸分类游戏是建立在触摸辨物游戏基础之上的,是游戏者先对物体的差异与近似之处进行触摸辨别,然后再区分物体差异的一种游戏。

触摸造型游戏是通过触摸分辨各种造型特征,发展自闭症儿童图形认知能力的游戏。

游戏对于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有很好的疗效,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是帮助儿童恢复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家长应该和孩子积极参与,孩子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和外界的接触多了,会让孩子更早的走出阴影,早日奔跑在阳光下。

3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解析

自闭症孩子的行为肯定是和正常的孩子不一样,这样的孩子发病的年龄一般是在3——5岁的时候,这个阶段的孩子属于自闭症的高发阶段,在家长不了解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很多的行为不被理解,我们现在来看一下。

第一、要设法去理解为什么孩子行为特别。

孤独症儿童的行为,虽然常常看上去稀奇古怪异乎寻常,但它的背后总有一种具体的、合乎逻辑的原因,记住这一点是很有帮助的。意思是说,这只不过是一个残疾儿童面临着他无法懂得的复杂情况所做出的简单反应。大兴区精神病医院孤独症康复中心张月恒

行为矫正方法的研究,表明孩子们往往会重复在过去导致奖励的行为,而停止不受奖励的行为。

第二,在同一个既不能说话,又不能懂得很多的孩子打交道时,至关重要的是选择时机,使你能立即做出反应去奖励或阻止。最好是采取行动来防止不良行为,或者,如果办不到时,则在这种行为一开始时,立即采取行动,这比听任孩子做某种调皮或危险的事,而事后去惩罚他们,可能更行得通。看来,要是他已经有了去做被禁止的事情的乐趣,惩罚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许多父母发现,他们的孩子在做了某种错事之后,并没有被拍一巴掌所吓住。他们甚至会发笑或者兴高采烈地期待这一巴掌作为某种行为的例行后果。心理学家说,奇怪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一巴掌起到了奖励的作用。另一个问题是,对言语理解很差的儿童,很容易搞不清楚他们的父母表示不赞同的理由。

第三,你做出反应的方式,应当容易为孩子所理解。用谈话的方法去防止一个孤独症小孩打破玻璃窗,是根本无效的。对着他大声喊叫,也许最初会使他分心,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就会习惯于此。如果窗户打破后你生气了,而且非常明显地表露出来,这样做可能会产生与你原来的意图背道而驰的效果。一个并不懂得狂怒含义的孤独症小孩也许会认为,愤怒的父母是一件有趣而令人兴奋的事,因而他受到的是鼓励而不是阻拦。要是在他安安静静时,把他一个人留在那里;而当他出了乱子时,就成了大家注意的中心,这时这种情况尤其可能发生。更有效的办法是在窗户打破之前,就采取行动,抱住他,把他弄开去。这样做有其优点,可以就势变成拥抱,或者挠痒痒的游戏,或者去做无论什么你知道孩子喜欢做的事。

某些行为是无法预期或防止的。毫无理由地突然发出一阵尖叫,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时,最好的办法是不去理睬他。只是在他停止做你希望防止的事情时,才去照顾他。在这种情况下,你是通过你的兴趣和注意去奖励他。而这种奖励只有当他不再沉湎于令人不快的行为时,他才能得到。

重要的原则是,如果你要改进孩子的一般行为,你应当帮助他找到积极的、建设性的事情去做。

第四,你的反应应该保持一致

要是你有时候去阻止一种问题行为,而另一些时间则放任宽容,这样的效果似乎比根本不采取行动还要糟些。人们普遍发现,前后不一致的方法比过分严格或过分宽容所产生的困难更多。可是始终一致是难以办到的。最好是决心就最重大的行为问题采取坚定的立场,而不去管那些并不特别不方便的行为问题。这种妥协会产生适当松弛的气愤,也能让孩子认识到,存在着种种限度,他不能超过这些限度。

自闭症孩子的行为会有些迟缓,所以家长应该多多关心孩子,用良好的心态去对待孩子,在孩子的身心关爱上多多用心照料,对于这样的孩子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要用心,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孩子的小毛病,并且早日治疗得到康复。

如果觉得《自闭症的儿童适合玩什么游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