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有一种小说叫“纯爱”:为“纯爱小说系列写的序言

有一种小说叫“纯爱”:为“纯爱小说系列写的序言

时间:2021-03-27 08:06:55

相关推荐

有一种小说叫“纯爱”:为“纯爱小说系列写的序言

一谈到女性文学,便总与“女权”、“身体”、“性”,甚至“胸口”沾边,让人不禁嗅到浓浓的火药味儿。从女性身份的隐藏和丧失,到夸大女性的欲望和权力,女性写作一路走来,恰恰缺少的是两极之间有关女人“原质性”的东西,这种“原质”我以为就是“纯爱”。从很多作品来考察,仿佛我们的女作家一出生或者一开始写作就成熟了,沧桑了,她们好像从来没有单纯过,没有热爱过,更没有过女人的柔情、憧憬和向往。这如果不是女性写作者的悲哀,也是女人的悲哀。

“纯爱”这个词最早发端于日本,近期风靡日本的小说《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就是这类作品范本。据说这本书在日本卖了3000万册以上,创造了图书销售市场的奇迹。更有好事者将老川端康成和老三岛由纪夫的作品也归入“纯爱”小说之列,并且总结出“纯爱”小说的唯美主义和复古主义特征,这或许是有点道理的。

目前,日本文学界流行着两种对“纯爱”的解释:一种是没有肉体关系的所谓“纯纯的爱”;另一种是不顾一切的,陷入沼泽状态而不悔的挚爱,它几乎跟不伦之恋等量齐观。而我所理解的“纯爱”更倾向于前者,那就是排除了社会性等诸多因素,是一种“纯粹”的“奋不顾身”的“无条件”的爱。这种爱尘世鲜有,发生即催人泪下,感天地、泣鬼神,既叫人难以置信,却又让人渴望自己是故事中男女主角。

日本、韩国的偶像剧多以“纯爱”为主题,比如《电车男》《蓝色生死恋》《不可不信缘》以及前两年曾经赚取不少中国读者眼泪和钱币的韩国小说《菊花香》等统统属于“纯爱”影视和小说中的猛料。中国实际上也有过疑似的纯爱作品,比如琼瑶的言情小说,在80年代之前的国内女性读者中,有着强大的号召力,销售量绝对接近天文数字,只可惜那时多数是非法出版或者盗版。琼瑶的作品基本囊括了上面总结的纯爱小说的两个特点,但是对今天的读者来说,她又过于老派了,爱情终拗不过道德的纠缠,悲剧只是故事成为喜剧的转换,这使得她的小说最终由于“纯度”不足,而沦为让人逐渐搁置的言情经典。

有人曾从中国人的性格来分析,说中国人缺少浪漫的情怀,因此产生不了特别纯爱的小说,比如日韩偶像剧冲击中国影视市场的时候,就有人(包括我自己都曾认真研究过)曾立志炮制中国的偶像剧,结果搞出来的东西大多不伦不类,不是虚情假意,便是矫揉造作。我到是认为不是说中国人缺少浪漫性格,而是我们浪漫不起来,或者说我们没有浪漫的资本。我们以往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说实在话真的没有办法让我们浪漫,浪漫是需要心态和物质基础的,比如宽松和谐的社会,发达富硕的经济等等。日本和韩国包括我国的台湾的偶像剧都是在经济高度发展和相对稳定后的产物。

近几年,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稳定和发展,精神的追求已经成为人们每天紧张和空虚之隙的一种选择和慰籍,这其实就是纯爱文学的土壤。今年出版的小说《和空姐同居的日子》(广西人民出版社12月)或许就是一个征兆。推荐者在评论这本书的时候说:“在作者信手拈来看似情色的书名下,却是健康得一塌糊涂的描写。全书与性无关,与同居无关,淡淡的纯粹的爱恋,如同一道道涓流,在你心田流过,渗入五脏六腑,遍布神经末梢,最后通体百骸,已经全被淡淡的感动打通。放下此书时,才知道欲罢不能,清新的爱的体验已经成为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神往风景。(李师江语)”文字或许有广告促销之嫌,但是论者确实抓住了该书纯爱特征的根本。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两部小说《古朵与米兰》(水果著,文化艺术出版社9月)和《流星日记》(环玥著,文化艺术出版社9月),我不能说完全符合“纯爱”小说的特质,但它们确是“女人”或者准确地说是“女孩”写的小说,而不是“女性”写作。水果生于70年代,环玥属于80后,但是她们都不约而同地在纷乱尘杂的社会中用自己的真诚和文字提纯着“爱”的精华,让爱真正成为一种只为情而动的情感,并构成女孩内心一种单纯而又美好的想象。水果曾经被捧为“文坛四大靓女”之一,照片上过多家杂志的封面,但那时她的作品其实并不理想,而在其他三位“靓女”几乎被人遗忘的时候,她却依然行进在写作这条路上,并且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小说里,古朵和米兰这样的女孩子,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她们不故做另类,也很少被时尚左右,她们内心永远保持着一种天真、率直、平常、柔软的情愫。环玥是写电视剧的好手,参与过多部台湾连续剧的创作,在大陆只出版过与台湾歌手林峻杰互动的小说《江南:第二天堂》(作家出版社11月)。《流星日记》是颇具台湾偶像剧风格的小说,最初在台湾出版,受到读者青睐。《流星日记》与《古朵与米兰》不同,它更像是一个乖女孩的梦想,是一个普通女孩如何嫁给自己喜欢的大明星的传奇故事。我们可以不相信故事本身,但却不能否认生活中这种纯粹的情感的存在。正如小说结尾所说:“有些传说是可以相信的,有些梦想是可能实现的,关键是你去相信,去尝试。幸福真的会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你,只要伸出手去。”

这两年“青春写作”充斥街头、几近泛滥成灾,有人甚至说,80后出生的人只要会写字,好像都成了作家,所谓“全80后写作”——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70年代作家的创作我们还没来得及梳理,80后作家便像农民起义一样占据了山头,有人甚至在鼓噪90后作家的降临,仿佛作家是某种随时换代的产品,可以以旧换新,并且新者为王。如果说以代来划分写作群体是评论家的无奈,那以代的名义写作则是作家的悲哀。

我希望水果和环玥的小说能给当前的文学带来一点新的空气,或许她们还没有标新立异,但是她们用自己的真诚和执着寄托和伸张了普通人对爱的本真的回归。

(此文系为文化艺术出版社“纯爱小说系列”的序言)

(已发《文汇读书周报》11月3日)

如果觉得《有一种小说叫“纯爱”:为“纯爱小说系列写的序言》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