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美术新课程标准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美术新课程标准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时间:2020-08-02 17:31:09

相关推荐

美术新课程标准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美术新课程标准?美术课程标准是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标准,目的是通过课程改革,促进美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制订,那么,美术新课程标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艺术课程标准美术解读

高级中学美术课程标准

第一 目 标

壹,创作领域:透过表现活动,拓展各类媒材与技法之运用,增进美术创启滑作的能力.

贰,鉴赏领域:经由鉴赏活动,体认中外艺术以及本土艺术的特质与价值,培养美感态度,扩展审美的认知.

参,实践领域:应用美术的知识与经验,了解艺术和生活环境,文化发展的关系,提升生活品质,涵养美的情操.

第二 时间分配

第一,二学年,每周授课一节.得隔周连续排课.

第三 教材纲要

壹,教材纲要说明

一,本教材纲要分为「创作」,「鉴赏」,「实践」等三个领域.

二,创作领域分「心象表现」(纯粹美术)与「机能表现」(应用美术)两层面.

(一)「心象表现」系透过个人的各种感官,心智成长,文化背景,生活经验与体认,从事平面,立体或综合媒材的美术创作活动.

(二)「机能表现」系指创作合乎生活化之作品,涵盖平面或立体等造形,并且重视「设计性」与「机能性」之表现,激发其想像力,创造力及独立思考能力.

三,鉴赏领域系藉由对美术性质与功能的了解,进而体会美术与社会之相互关系,并对美术作品能作价值判断.

四,实践领域系经由创作与鉴赏的统合学习,了解多元文化,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落实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实践,以提高生活品质(由教师鼓励学生落实於日常生活中,不占课内教学时数).

五,「创作领或」与「鉴赏领域」各学年教材分配:

(一)「创作领域」比例第一学年占百分之六十,第二学年占百分之四十.

(二)「鉴赏领域」比例第一学年占百分之四十,第二学年占百分之六十.

贰,教材纲要内容

第 一 学 年

类别

项目

教 材 内 容

百分比

(心象表现纯粹美术)

一,各种创作媒材之认识及其技法之运用(如笔法,明暗,色调,质感,量感,肌理……等)来表达自己的观念与情感.

二,运用各种媒材的创作,如平面,浮雕,立体,复合媒体……等.

三,创作题材的类别与风格,如静物,风景(山水),人物……等,创作风格可涵盖如具象,半具象或抽象等.

四,运用各种科技媒体的创作,如摄影,录影,电脑绘图……等.

40%~20%

60%

(机能表现应用美术)

一,运用设计要素和构成原理,创作平面与立体等的视觉设计.

二,各种设计媒材的创作,如广告颜料,彩色墨汁,麦克笔……等.

三,色彩知识与设计技巧的运用,作具象,抽象构图.

四,设计题材的范围,如字法,封面,卡片,海报,包装,说明图……等.

五,各种科技媒体的创作,如摄影,录影,电脑绘图……等.

20%~40%

一,美术的功能,如政治,宗教,经济,社会,装饰,生活等.

二,中外美术不同的特质与意义,如媒材,技巧与内涵等.

三,不同表现类型的意涵,如形似,神似,形神兼备,具象,半具象或抽象等.

四,美术作品表现的主题,如反映现实的美术,内在情意表现的美术等.

五,台湾美术的特色.

40%

一,美术对人生,社会,文化功能与价值的体认.

二,艺术生活化宏哪,生活艺术化的实践.

第 二 学 年

类别

项目

教 材 内 容

百分比

(心象表现纯粹美术)

一,绘画技巧的运用,表达富有个性,感情,或表现性,思想性之创作.

二,各种媒材表现的创作,如素描,水彩,图画,油画,版画……等.

三,创作的题材与形式:题材如静物,风景,人物,想像等;形式如具象或抽象等.

四,各种科技媒体的创作,如摄影,录影,电脑绘画……等.

25%~15%

40%

(机能表现应用美术)

一,设计目的与条件的掌握,创作机能与形式兼具的设计作品.

二,各种设计蔽旁码媒材的利用,如广告颜料,彩色墨汁,麦克笔或线材,面材与块材等.

三,设计题材的范围,如识别符号,编辑设计,统计图表,简易模型设计……等.

四,各种科技媒体的创作,如摄影,录影,电脑绘图……等.

15%~25%

一,中国传统美术(绘画,书法,雕刻,建筑等).

二,中国现代美术(绘画,书法,雕刻,建筑等).

三,世界古代文明中的美术(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的欧洲,印度,墨西哥,伊朗,文艺复兴,义大利的建筑,绘画与雕刻等).

四,世界近代美术(十七,十八,十九世纪的建筑,绘画,雕塑等).

五,世界现代美术(二十世纪的建筑,绘画,雕塑等).

60%

一,多元文化艺术特质的体验.

二,不同文化艺术的沟通.

三,多元艺术观的涵养.

第四 实施方法

壹,教材编选之要领

一,教材的编选除了依据课程标准,并能与国中美术课程相衔接,组织架构应兼具前瞻性,时代性,统合性与艺术性.

二,教材应以学生,社会,学科为取向,培养学生对美术表现,鉴赏的能力,以彰显美术教育的功能.

三,教材选择,须配合教学节数及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四,教材组织宜掌握顺序性,继续性及统整性,使学习经验趋於完整.

五,鉴赏教材之编选,宜由浅到深,由简至繁,教材内容之分配如下:

(一)第一学年著重美术特质与功能的了解,如美术的功能,中外美术的特质,各种表现类型的意涵以及对「台湾美术」的认知等.

(二)第二学年以多元文化的美术学习为主,简要鉴赏中外美术作品.中国美术包括传统,现代两部分,内容宜涵盖建筑,绘画,雕刻等.世界美术包含古代,近代与现代三部分,内容包括建筑,绘画,雕塑等.

六,教师於教学之前,应依照教学原则,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教学设计.

贰,教学方法

一,创作领域:

(一)教学应兼顾学生的差异性,做适当的指导.

(二)教学型态多元化,能因应学生需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机能表现的教学,应明确提示设计目的和条件,让学生了解设计的程序,方法与观念,并作有计画的教学.

(四)充分使用教学资源如美术资料,视听媒材等,教学资源可由师生共同准备.

二,鉴赏领域

(一)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比较法,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内容,形式,感情,技法,价值等五项特质进行讨论,教师再加以比较归纳.

(二)鉴赏教学应包括:描述,形式分析,内涵解释,价值判断等四种过程.

(三)鉴赏教学的实施宜布置完善的教学环境,并充分利用各种视听媒体.

(四)鉴赏艺术品可到文化中心,博物馆,美术馆,画廊或艺术家工作室等参观,亦可邀请地区艺术家到校展览,示范或演讲.

参,教具及有关教学设备

一,应设置美术教室,美术教学准备室,以达成创作领域的教学;设置美术鉴赏教室,展示室,以达成鉴赏领域的教学.

二,宜设置美术图书资料室,购置美术书籍,美术复杂品,并指导阅读与资料搜集等方法.

三,有计画配合教材,逐年添置设备,充实教室内之软硬体设施,以利教师进行教学.

(一)创作领域之基本教学设备与教具包括:各类静物,画板,画架,书桌椅,写生台,以及国画,水彩画,素描,设计,版画,雕塑,电脑绘画等基本工具和材料.

(二)鉴赏领域之基本教学设备与教具包括:视听器材(如幻灯机,投影机,电视机,录放影机,碟影机,资料提示机,电影机,大银幕投射器,银幕,音响系统等)及教学资源(如图书,图片,挂图,原作,复制品,幻灯片,投影片,录影带,碟片,电影片等)

肆,各科教材或单元间的联系

一,美术科教学可与「国文」,「历史」,「家政与生活科技」,「艺术生活」,「音乐」等科目取得连系,以加强教学统整的功效.

二,透过教学研究会,教务会议等,共同研讨教学内容,方法,以收教学宏效.

三,利用社团活动,学艺活动,提倡艺术休闲,促进学生接触美术,喜欢美术.

伍,教科书编辑要点

一,教材架构应依据课程标准所列之教材纲要编写,文词简明扼要.

二,编排力求清晰,美观,采图文并举的方式呈现.

三,教科书应每学期编撰一册.配合教科书应另编「教师手册」提供教师参考.

四,配合教科书可设计「视听媒体」,供教师使用.

陆,教学评量

教学评量可作为教师和学校拟订教学计画,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发觉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学习困难.同时可以作为判断教学品质和成效的依据.

一,学生学习评量(由教师,学生或师生共同评量)

(一)评量的范围包括创作领域(作品及美术知识),鉴赏领域(美术知识与美感判断)及学习态度等.

(二)美术知识与美感判断的评量可以采用资料搜集,纸笔测验,书面报告,或问答等方式.学习态度的评量可利用观察法,在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观察学生学习的反应与态度.

(三)教学评量的结果宜做为教师改进教材的依据,以及实施个别教学及辅导的参考.

二,教学成效评量(由教育行政机关或学校及教师自行实施)

(一)教学环境:如美术教室的设备,学校行政的配合,教材教具的准备等.

(二)教材设计:如教具,教学媒体之制作,教材,图书及资料之搜集和应用等.

(三)教学品质:如全学期教学进度及教学实施计画的拟订与执行,教学研究会,教学研讨会的举办,以及个别辅导成效等.

中考美术试卷真题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版)》,这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之艺术教育正式走入核心素养时代。艺术课程的四大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作为“新一代”美术教师,我们在了解新课标具体内容与思想的同时,也要跟上“变化”的脚步,尝试探究未来的学校、师生以及美术课程将如何调整并积极适应“核心素养”提出的新要求。

我看到艺术新课标(版)这个标题,第一反应是“艺术”这个字眼,以前是音乐课标、美术课标等这样的单独学科门类,现在是将其融为一体全部包含在“艺术”一词中。新课标在标题形式上便将各艺术学科整合一体,在内容上也是注重各艺术课程之间跨学科的融合。其次新课标之后会有新教材,相比于新课标的概念与理论内容,实际上我更期待能直观体现出前者的实际物质,想了解新教材会如何随课标改革而变化,怎样在教材中体现艺术,体现跨学科的融合。

在仔细研读后,不禁有了许多感触。我感到欣喜,一方面是艺术真的受到了重视,另一方面是新课标的内容相对于前几版,有了更好的优化,更明确的路线,细化了很多要点:指导、学习、考试以及评价等都变得更加明确。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各学段的衔接,注重每个受教育年龄段对于艺术的跨度及尺度都讲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读美术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小学美术新课标带来很多新的理念,它改变了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在此,说说我对美术新课标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传统的教学,课堂是教师预设好的课堂,森银正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非常有权威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来掌握知识,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存在。而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一堂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怎么教都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教学中注意安排一些选择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制作方法。例如,在“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此悔教学中,我在介绍完几种表现方法之后,并不限定学生用哪一种方法,而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地选择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在整个练习中学生还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共同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愉悦感和满足感。

美术新课标五大核心素养

美术新课标五大核心素养如下:

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知识与技能。

1、图像识读

图像识读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察、识别和解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以联系、比较的方法进行整体观看,感受图像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空间等形式特征,以搜索、阅读、思考和讨论等方式。

识别与解读图像的内涵和意义;从形态、材料、技法、风格及发展脉络等方面识别图像的类别;知道图像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与价值,辨析和解读现实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

2、美术表现

美术表现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形成空间意识和造型意识;了解并运用传统与现代念册携媒材、技术,结合美术语言,就观察、想象、构思和表现等过程,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联系现实生活,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自觉运用美术表现能力,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3、审美判断

审美判断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

艺术课程标准

【答案】:D

【知识点】课程标准。

【答案】D。

【解析】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肆御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第一学戚雹顷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高陆7~9年级)。

以上就是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全部内容,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知识与技能。1、图像识读 图像识读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察、识别和解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以联系、

如果觉得《美术新课程标准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