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法会-师徒问答】关于缘起和圆满法会

【法会-师徒问答】关于缘起和圆满法会

时间:2024-05-09 21:47:25

相关推荐

【法会-师徒问答】关于缘起和圆满法会

开示来自萨噶达瓦月

开示上师:显培上师

时 间:-5-25

地 点:洛卓沃龙寺

整 理:扎西拉措、慈成贝姆

师 徒 问 答

关于缘起

弟子:上师,可以改变缘起吗?

上师:缘起有创造的缘起和自然的缘起。创造的缘起:就是做一些有好的缘起的事情,这也可以说就是改变缘起,有些是自然缘起,那就是谁也没有去准备做一些事情,就是自然而然有的缘起,这种缘起呢,就比较难改变吧。

弟子:意思是说没法改变还是说很难改变?

上师:比较难改变,但并没有说不能改变。

弟子:上师,弟子和师父相处时要如何注意缘起?比如昨天我们去转塔,上师您在上面说:“你们先去底下的塔”,当曲师兄马上就应声说:“好的,上师!”我们其它师兄在旁边没做声,当时我就想:师父说话时,做弟子的是不是一定需要用语言或者行动来回应,不然会不会错过某些特别的时刻?

上师:不会,亲近心分三种:行为上的亲近、语言上的亲近、心的亲近,最主要的还是心的亲近,因为心亲近时,那么你的语言上也会亲近,然后,行为上自然会比较亲近,不过,有的人呢心里亲近,但是过去的习气会表现出语言上的不同,这个需要观察和锻炼,总之,它们之间会相互帮助。比方说,我们的行为,经常有很亲近的表现,它会养成一种习惯,会带给我们内在一种亲近,这也会带给别人一种尊重的感觉,不过这种行为上的亲近,不要变成我们平常说的拍马屁,我们藏语里叫做“别列”(音),意思是当面一套,背后又是一套,这种的话呢,行为再好也不是亲近嘛,所以说呢,有时,外在的行为会带给我们内心的亲近,同时我们内心的亲近也会影响语言和行为,行为的方面还是有一些规范的嘛,比如说,怎么算亲近?它有哪些具体表现,有时候需要了解。

关于圆满的法会

弟子:刚刚上师说,这次法会非常圆满,我想知道,上师,您认为一个非常圆满的法会具备了哪些东西?是没有发生什么,或者是它具备了什么,您才会觉得它是圆满的?上师:其实,祈愿法会从一开启都是很圆满的,一年比一年圆满,不过,在今年法会圆满的今天呢,仁波切接受了我们的长久住世的祈愿,这是最殊胜的。弟子们:喇嘛千诺!怪不得那个时候好感动,是今年独有的吗?上师:每一年都有,但是在过去的仪式上,仁波切不是很接受这样子,今天仁波切比较欢喜、而且是很庄严地接受。所以呢,我感觉这一次特别圆满。弟子:您觉的仁波切开心有哪些原因吗?上师:仁波切开心,不是指脸上笑了的这种开心,是指他内心对我们的祈愿能够接受、能够赞赏,仁波切过去对我们表达形式方面的东西,经常说:“你们不要用这些来表现,拿一颗纯净的心就好了,很少接受这些仪式的。”弟子:上师还可以多说一些吗?关于圆满,弟子们在法会期间可以提前注意的地方。上师:这次长久住世祈愿的供献这些三殊胜,就是佛像呀、法呀、佛塔这些,都是我们法会之前,并不是专为了做这个仪式而准备的,它们是仁波切要求上供的,在特别殊胜的法会上将它们供奉在佛殿,在坛城里面,到最后圆满时,刚好用在这个仪式,很现成配套,这也是一种缘起,所以呢,特别好。弟子:供献总共是供了几种呀?好像有好几轮?上师:今天有代表佛的身、口、意、事业、功德的五种,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玛尔巴大译师相应法里一段,所有配套的灌顶法器。弟子:这个问题我想再继续延展一下,关于圆满,因为以前,我记得上师有一次很欢喜地说:“法会非常圆满,是因为弟子们之间非常和谐,我想知道,如果弟子们有些什么行为或者不和谐,会给法会造成什么样子的一些障碍?又会给弟子本人造成什么障碍?给师父造成什么样的障碍?上师:其实在历史上,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他的弟子当中也有不团结的事情,影响到释迦牟尼佛的佛行事业,所以呢,在释迦牟尼佛的十二个事业当中,其中一个有僧团团结的事业。在同一个上师中的弟子、僧团,团结是最大的助缘,也是最好的、殊胜的缘起,我们一般来讲,在世间法的事业,团结是力量,有这样子的说法嘛。

这里的团结主要是心里的,弟子之间相互是亲近心和纯净、纯洁的心,纯洁的心比较重要,如果弟子当中的一些关系太多-太复杂的话呢,开始时好像是比较好的状态,但是,这种太多的复杂的关系以后呢,最后就变成烦恼的事情,就有不团结的事情出现,所以平常我们弟子之间相处应该是相互比较纯洁,清净,不要有太多比较复杂的关系,这样的话,就会长远。

弟子:复杂关系包括合作关系吗?

上师:这个复杂关系呢,很难说具体标准的,总之,弟子的团队形成以后呢,就不要有个人的私心、相互拉关系这种,这种行为会造成不好的事情,最好要有清净心,比如说,如果我们有一位弟子心理上遇到问题,大家应该要好好地去支持他、帮助他,这是需要的。

当然,最主要还是看自己的心吧,就是观察自己,比如说弟子相处时,有没有相互为一些利益呀、自私的心去处理一些关系,这种应该要观察,大概是这些。弟子: 上师,如果在此期间弟子之间生起了烦恼,那会给到上师带来什么样的违缘呢?还有给法会?上师:从表现上肯定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嘛,它会种下一些不好的业嘛,形成一些违缘,所以我们在僧团当中,也是特别要求团结,这不是指特别哥们儿的那种团结,那种团结是不永久的,所以呢,我们僧众当中不允许说地理关系,比如说我是山南的啦、我是林芝的啦,有这样的小团队的话呢,就会有不和谐的事情出现;还有一种就是分班级,这是我的班、那是他的班,分班级的话呢,就会产生有些僧众造诣比较高学问好的是一群,学习比较差的又是一群,会有这种。我们会经常做一些平衡的工作。

对弟子们也需要做这些工作,从本质上来说,上师的弟子,每个弟子都是平等的、一样的,但是呢,我们还是要懂得有一些尊重、支持的行为,这样子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当然现在已经少了很多,比如说,仁波切稍微重视一下某些弟子,对他有特殊的照顾时,好多弟子马上就不开心,生起烦恼,好像师父很有分别心,然后嫉妒心呀各种烦恼生起来,但是如果仁波切都是平等、一样相待的话呢,那么也不一定会产生这么好的动力,所以有些事情是需要的,这时呢,弟子首先要有清净心,第二个呢,需要有随喜的心,第三个呢,应该要自已融入进来,这样子的话呢,就不会有不开心和烦恼。

什么是清净心呢,就是师父上师怎么做,他应该是从更高的智慧来看待事情的,所以,他的做法一定是最正确的,要有这样的清净心;第二个的话呢,随喜心,比如说某一个弟子,仁波切对他特殊照顾时,我们随喜他的福报、随喜他的付出、用俗一点的语言,就是随喜他对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付出,这是我们共同的家,是吧,他能够多付出一些,多出些力量护持仁波切和寺院时,那不也等于是对你的支持吗?大家有这种心态的话,他会对寺院付出得更多嘛,对这些弟子,我们要更有敬佩心,更有随喜心,这样子的话呢,这些特殊对待的弟子也更有谦卑心、更有感恩之心、更加珍惜自已有这样子机缘和福报,有这样子的心态就不会生傲慢之心,就会比较平和。

弟子们:感恩上师!

▼洛卓沃龙的云

· 洛卓沃龙寺·

玛尔巴大师创立 |噶举祖庭

清香落LZWL0810

转载请注明:

来源微信公号:清香落

如果觉得《【法会-师徒问答】关于缘起和圆满法会》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