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田野札记:阿尔泰山南麓的“老户儿家”汉人

田野札记:阿尔泰山南麓的“老户儿家”汉人

时间:2018-09-05 19:35:21

相关推荐

田野札记:阿尔泰山南麓的“老户儿家”汉人

阿拉努尔汗

来自我的新疆

00:00 04:19

的7月2日——8月11日,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和级的6位本科生在阿勒泰市红墩萨亚铁热克村进行了田野调查。来此之前,老师告诉我们这里有一部分名为“老户儿家”的汉人引起了他的注意。恰逢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选题之际,选择这个地方进行调研再合适不过。

的7月2日北京时间10:00,我们从乌鲁木齐出发抵达红墩已是下午19:00。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粉红色的房子整齐的排列在阿-红公路两侧,接受着属于夏天的蝉鸣声以及来往车辆的轰鸣声。原本我们还在为这个村子的朴素祥和而兴奋不已,但在看到我们居住条件之后集体崩溃了。简陋的三间土坯房、大通铺、赤裸裸的泥土地面、还有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从房梁上掉下来的虫子。老师才没有理会我们是否真的“哭晕在厕所”。收拾完毕之后,立马召开了小组会议,讨论了调研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着重关注的问题……

图1调研居住的房屋外观图

第二天,我们分为两个大组直接开始调研。一组先在村子里“转悠”几天,弄清楚这个村落的大体布局是什么样的,遇到村民就告诉他们来意,顺便混个脸熟。另外一组则负责入户访谈工作。我很幸运,第一次访谈就一直被我导师带领着入户。除了学习怎么样能够做好访谈之外,更是对导师如何拿捏重点、从受访者的话语中找到信息点、如何有技巧的不把天聊死等等技能拜服。

调研之前,我心中就一团疑惑。老师所说的“老户儿家”到底是什么一个群体、这个说法从何而来的、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称呼、为什么会生活在这里……通过查阅地方志和老师提供的相关材料发现,这些“老户儿家”汉人在红墩这里生活了大概150年左右,从祖辈一直算下来一般不会超过八代。按照这个思路,是否能够通过寻找这些“老户儿家”汉人的后代子孙,通过他们讲述的故事发现一些历史呢。正如我所期望的那般,这些困惑在随后的调研中都一一被解答。

在热心的李红秀阿姨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老户儿家”曹氏后人曹忠贤爷爷。虽然曹爷爷年事已高,但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和疑惑都耐心的解答,在整个访谈过程中思路都非常清晰,对重要的历史节点的信息都描述的非常详细。通过与他长达三个小时的访谈,我渐渐厘清思考,慢慢的开始对生活在克兰河畔的老户儿家汉人的历史有所了解。

生活在这的老户儿家汉人的祖辈,以前是山西、陕西等的农民,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各种苛捐杂税太多,不得已而起义。但那个年代的农民只有铁锹、棍子来反抗压迫剥削,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之后他们的父辈们就集合起来逃跑了,没有目的的往西走,也就是现在常常所说的“走西口”。从山西到陕西,一路上追随的人越来越多,愿意一起的就继续走,不愿意的就留在路上,所以在嘉峪关关内也留下了一部分汉人。出了嘉峪关以后,能否活下来是一个未知数,也分不清东西南北,来到新疆都是盲目的、偶然的。后来他们的父辈到了奇台、迪化、玛纳斯、呼图壁、沙湾这些地方屯垦种地。1867年发生了农民起义,队伍中的汉族农民被带到了塘巴湖和阿苇滩一带开荒种地,他们的父辈最终被安置在红墩。定居之后,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庄子。后来,取名为“老户儿家”是为了区别20世纪60迁入的新移民。这48户老户儿汉人靠着坚韧勤劳、团结互助的精神,不仅把根扎在了红墩,而且收获了与当地哈萨克人珍贵的友谊。早在老一辈的年代,当地哈萨克人就饱含深情地管他们叫做“第十三个部落”。

作为移民,他们难免要与这里的哈萨克人打交道,谋生计;作为这里的少数群体,老户儿家与哈萨克人之间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一段段佳话令人传颂。提及最多的应属曹光有的故事,现在村里的老户儿们还亲切的称呼他为“忙事儿”,关于“忙事儿”的故事如今仍在各民族中间流传。曹老爷子不仅哈萨克语说的流利,更是能够流畅地书写哈萨克文字。他一生收养了四个哈萨克孤儿,并把他们抚养成人,帮助他们成家立业。那个年代的汉人每家每户都有牲畜,而曹老爷子的最多。曹老爷子一家都不养猪,也不吃猪肉,平时宰羊都是让少数民族人来宰,少数民族过节时曹老爷子会给他们送羊,过春节时曹老爷子家的人是最多。因为他乐善好施、乐于助人,许多哈萨克牧民都愿意与他做朋友、交换牲畜。70岁的杨自治告诉我们,现在各民族关系这么好是有历史基础的。生活在红墩的各民族同胞,一直亲如一家人。他的爷爷有一个哈萨克朋友叫阿汗。阿汗每年秋天骑着紫红色的马,带着两峰骆驼来他家,他的爷爷把阿汗当贵客,就连晚上睡觉爷爷和阿汗也要在一起。李文杲大爷提及到,在乌斯曼叛乱时期,父亲的哈萨克朋友救了全家人性命的事情都还是心存感激。他说到这样的朋友情谊不能忘……

因为常年跟当地牧民生活在一起,现在这些老户儿家人,几乎人人都会讲哈萨克语,人人都喜欢喝奶茶吃手抓肉,还延用当地居民的传统习惯做祈福“巴塔”。时间如白驹过隙,但各民族之间这种情谊却依旧延绵不断的。

“老户儿家”媳妇——李红秀接过这个团结接力棒。在曹家生活了将近50余年,她深深的感受到老户儿家与哈萨克人之间历史悠久的绵绵情谊,并为之深深所动。作为老户儿家的媳妇,她不仅将上一辈的故事铭记在心,更是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着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李红秀阿姨曾养育过一个“哈萨克儿子”。1985年,同村哈萨克孩子塔斯肯辍学在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上学读书。听说了这件事情以后,李红秀阿姨和丈夫把他接到家中,让塔斯肯跟自己的4个子女一起上学、一起生活。最后,哈萨克小伙儿不负众望,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区卫生学校,现如今已经是一名医生。塔斯肯是家里的老大,他当上医生,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也有能力帮助自己的弟弟妹妹。这份沉甸甸的恩情是难以磨灭的,逢年过节,塔斯肯都会带着妻子儿女回家探亲。

李红秀阿姨回忆起在“老户儿家”当媳妇的这几十年,虽有心酸但更多的是幸福和满足。她说她结婚的时候,吃饭没锅、睡觉没窝。住在一个破破的库房里,里面就只有一个火炕、一个火墙、一张桌子、两双筷子、两个碗和一个小罐子。那时候日子苦,但是大家都苦,都是咬着牙挺过来的,吃的用的,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心里踏实。可就是在这种困难的日子里,谁家有个困难的事情都会相互帮忙,相互扶持。现如今,最早居住在红墩镇的“老户儿家”人都陆续迁入阿勒泰市区和乌鲁木齐以及疆外,留下来的也只是那些舍不得孩子、扔不下地、已经退休的为数不多的老人。而这些老人年龄已大,对过去的事情记忆已经模糊,有关老户儿家的故事也只能是零零散散的收集着。为了不让这种传统断裂,她心想着一定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为了展馆能顺利成立,李红秀阿姨和她的丈夫开始搜集关于老户儿家的老物件。她将多年的老照片、烟荷包、滑雪板、淘金工具等这些珍贵的老物件拿出来,同时还得到其他老户儿家族后辈人的支持。听说曹家媳妇要做展馆的事情,几乎所有人家都开始在屋里翻箱倒柜,即便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荷包,都能找出来,一件件地老物件开始汇聚到李大妈那里。李红秀阿姨坦言她不图做出什么大的成绩。她就是这样单纯的收藏、传承,也盼着有一天可以把这些东西作为展品呈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老户儿家的历史,感受当地各民族之间源远流长的友爱之情,即使现在的生活很幸福,也不能忘记以前的守望相助的故事。5月,在红墩镇政府的相关部门支持下,李红秀阿姨主持的民俗展馆终于正式开馆。

图2 章家上世纪60年代全家福

在红墩整整调研了40天,直到临走前才有机会进入“户儿家”民俗馆,去看看李红秀阿姨付出全部心血照顾的“孩子”究竟是长成什么样子。

一进门,直观感受就是整齐亮敞。这个小小的陈列馆里,整齐的摆放了哈萨克族、汉族、蒙古族等各族人民共同生产生活的旧器具、老物件、老照片。李红秀阿姨告诉我们馆里已经有100多种老物件,年代最久远的距今有100多年历史。这些碓窝、打绳机、石磨,还有展柜里陈列的马镫子、缝纫机、棕绳……虽然不值钱,但却记录了红墩人世世代代共同生活的历史。她看着这里面的每一件展品都洋溢着笑容,认真的给我们介绍每样展品是谁给提供的,是做什么的,背后有什么故事。给我们讲述每一张老照片上面的人是谁,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是啊,她所有的心血都在这里……

说到这,我不禁为一个六十多岁的农村妇女的眼界和格局产生敬佩之情。也许,有人对她的做法产生质疑和讨论。但那又如何,她是在用实际行动去传承这种精神。其实老户儿家不少后人都在关心、整理家族的历史,都想整理和记录老一辈之间发生的故事。可谁也没想到“竟是老户儿家的媳妇把这个事儿给办成了。”这个世界从来都不不缺乏有心人,真正缺乏的是能够坚持的有心人。李红秀阿姨的坚持不仅圆了她自己心中的梦,更是见证了红墩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的感情。

红墩的调研已结束,但是红墩的故事会继续被人传颂。这短暂的40天里,所闻所见所想所思,都让我深深的感受到这个村子的善意。我仅想竭尽全力的记录一些关于老户儿家汉人的故事,试图通过文字留下一些念想,留下我对红墩的美好回忆。

作者: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如果觉得《田野札记:阿尔泰山南麓的“老户儿家”汉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