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早教 如何赋予孩子丰富的情感?

早教 如何赋予孩子丰富的情感?

时间:2019-04-21 01:50:13

相关推荐

早教 如何赋予孩子丰富的情感?

“咣当——”可心又淘气地把垃圾桶踢翻了,爸爸刚打扫完地,顿时怒不可遏,“给我扶起来!”处在“terrible two”的阶段,可心立马回嘴:“不扶,就不扶!”但其实心里是害怕的,随之嗷嗷大哭,目的是寻找“妈妈”来支援。妈妈来了,又吓又哄地让他把垃圾桶放好,递给他一个“读小象”,他精神抖擞地大叫起来:“狂欢节开始啦!”

有特异功能的精灵象

随着宝贝一天一天地长大,他的“鬼点子”越来越多,情绪也越来越丰富,明明正大哭呢,突然看见或想起什么,顿时破涕为笑。明明正高兴呢,大人不明所以的时候,他却仰起脸、摆足架势,嚎啕大哭起来。情绪转变之快让人猝不及防。

波米诺也是这么一头“神经兮兮”的小象。“害怕”之后立马过回“有趣的日子”,刚开完花园音乐会就突然间有点“想念忧伤”,深深爱上自己生活的世界之后会变得“有点儿担心”……

波米诺住在蒲公英下,喜欢偎依在柔软的蒲公英叶子里,是一个会做梦会幻想会恋爱会探索,对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同时又具有“看见未知”“听见花开”“会说土豆语”的精灵象。

诗人穆旦写过:感谢上帝给了我丰富,和丰富的痛苦。表达的是人们情感的复杂,哪怕只是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之一的痛苦,都含有千丝万缕的差异。和宝贝共读《花园小象波米诺》N次之后,听着他入睡前仍在碎碎念的“吧嗒滴,吧滴嗒”的土豆语,我突然想,感谢上天赋予孩子丰富,以及丰富的情感。而这样的“情感”,在波米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幸福小象的日常

·他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在花园里肆意挥霍,细细体会害怕的感觉、长鼻子的烦恼、恋爱的滋味;

·他可以随时“停下手中正在做的事情”,去追问很多大人看来很愚蠢其实却永恒无解的问题,去给一只可爱的小土豆讲可以让它做梦的故事;

·他可以不读书不做功课,专心致志地吹泡泡、玩恶作剧吓唬小蚂蚁;

·他可以不被干涉、不被打扰地害怕一些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比如雨水冲走色彩、世界会颠倒、肚子里会长樱桃树之类;

·他尽情享受着舒舒服服的生活,会睁大眼睛看并侧着耳朵听:冰雪的融化、小昆虫们在湿漉漉的泥土地上旅行、小草的生长、花儿的开放、蝴蝶的飞舞、春雨的淅沥、小土豆和丽塔的欢唱……

这一切都成了波米诺心灵的扩音器,感受到这许许多多之后,他终于和着无数花朵喇叭欢呼起来:“这——就——是——春——天!”

孩子的日常

与此同时,一个小小的、稀疏平常的、杂乱无章的花园,就这样在波米诺的不断体验、不断经历和各种情绪色彩的酝酿中,被开发出了多重意蕴。

去年冬天,北京雾霾沉沉,心里觉得真心对不起孩子,原本五彩缤纷的美好童年,却被拘禁在一方屋檐下。但其实呢,留在家里的日子,孩子跟着奶奶浇花、种菜;帮爷爷剥蒜、舀米,甚至削土豆;把栗子壳、桂圆核、核桃壳等都收集起来,拿两个抱枕当石门,建起了一个装满“宝贝”的山洞。

他自己呢,一会儿化身“阿里巴巴”,一会儿变成葫芦娃,一会儿成了蝎子精,一会儿变为没胡子的好骑士,在山洞里进进出出,藏宝贝、收妖精、捉巨龙、玩“芝麻开门、芝麻关门”……不亦乐乎。

在一个相对狭窄的环境里,我觉得孩子其实具有和波米诺同样的特异功能,不断地开发出新的玩法,不断激发崭新的体验,普普通通的一天,他们都能过成“狂欢节”。

时间都去哪了?

波米诺按照自然的节奏生存和玩耍、感受和体验、胡思乱想和参观旅行,他自如地在自己生活的小花园里晃悠,细品草莓的味道,淹没在薰衣草丛里,和鼻涕虫赛跑,陪甘多克散步,看太阳落山……

不像我们的孩子,蹒跚学步甚至呱呱坠地就被带去上早教课,被各种智力开发以及英语、国学、音乐、绘画、舞蹈、陶艺狂轰乱炸,搞得没时间“无所事事”,没工夫“放飞想象”,没精力释放自己的情绪,被大大削减了细品丰富情感、思考人生况味的机会,还美其名曰“赢在起跑线”。

据说,儿童对于自然、对于万象,比如水和沙的敏感期,长达,但由于课业的负担和学业的压力,使得敏感期大为缩短。那么,他们几乎从一出生就开始的“早教”呢?在我们的孩子看似聪颖的背诗声、歌唱声中,他是不是已经被剥夺了最珍贵的东西?

如果Ta消失了……

波米诺活得优哉游哉,幻想自我、构想生活、畅想世界,“想”是他生活的主旋律。突然想起亚里士多德谈到过的,思想与贵族的关系,大意是说,思想乃至哲学问题的产生,是需要足够闲暇空间和自由尺度的。如今,面对中国严重缺少又亟需思想者的现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国家应该养起一批闲人,以促进思维的活跃、学术的争鸣。

《花园小象波米诺》这套书采取了“陌生化”的处理方式,将原本稀疏平常的事物,处理成大大的“未知”,一只小象的日常起居与和生活世界,在波米诺的独特体验中,被彻彻底底地重构了,变得活色生香,非常容易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

一直觉得,每个大人心里都应该住着一只花园小象波米诺,每个小孩都应该是一只花园小象波米诺。从这个角度讲,孩子对波米诺的喜爱“发乎情”、近于天然。很快,我儿子就能操着并不流利的普通话,一页一页地翻着《花园小象波米诺》,逐字逐句地复述着书中的内容了,就像他已经认字了一样。

有一回,我们一起读,“它猜想如果有一天自己消失了,肯定不会有人注意到”,他若有所思地反问我:“波米诺也会消失吗?”

是啊,如果波米诺消失了,如果我们的“波米诺”(孩子)都被集装箱式的教育装进了同一个模子,还谈什么思想自由、创新精神?这个世界还能想象更多可能吗?

(题图:《大问题》)

本文作者韩卫娟,教育学硕士、文学博士,高校教师。是一个两岁多“混世小魔王”的妈妈,从娃出生起便开始给他读书,目前已带着小宝博览二百多本图画书。

作者相关文章:

怎样弥补孩子没有雪的冬天?|待到孩子自我开化时|长大后,你就成为你自己|为何孩子喜欢反复读一本书|儿童为什么喜欢亲近自然?|教孩子如何感知、管理情绪|小大人与大小孩|追爱之旅|猫尾巴与小老鼠的晴空|孩子的烦恼真让人烦恼

如果觉得《早教 如何赋予孩子丰富的情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