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林徽因到底爱不爱徐志摩?从这篇文章里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林徽因到底爱不爱徐志摩?从这篇文章里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时间:2021-01-16 05:43:29

相关推荐

林徽因到底爱不爱徐志摩?从这篇文章里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些柔美的诗句因为一位天才诗人的故去而永远成为了回忆,徐志摩,集浪漫与感性、自由和奔放、既天真又深邃的一个新时代的诗人,却在黄金年华意外故去,过早的结束了自己纯粹的诗意人生,徐志摩的死最悲痛的人当然是包括林徽因的,因为徽因在接到志摩死讯的第一时刻,便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以饱蘸无限感伤的笔触,写下了这篇凄美的文章,将志摩短促但灿烂的一生挥洒的淋漓尽致而又真情流露。

林徽因到底爱不爱徐志摩?从这篇文章里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1931年11月19日,这一天对于林徽因以及徐志摩的好友们来说,绝对是一个沉痛又突兀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伟大诗人徐志摩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他热爱着的世界和迷恋的人, 这个迷恋的人就是民国才女林徽因,众所周知林徽因嫁给了建筑学家梁思成,所以对于热情奔放的诗人徐志摩的追求也只能是表现的决绝,但是在志摩罹难后林徽因即刻写下的这篇《悼志摩》,除去深深的悲痛,字里行间中仍有几处表现出了对于志摩是有一些爱恋情愫的,只不过在才女的高超文字功夫里被表现得相当隐晦,但流露出的感情却是无比真挚的!

“志摩认真的诗情,绝不含有丝毫矫伪,他那种痴,那种孩子似的天真实能令人惊讶。”,如果不是对志摩通透的了解,又因为了解而对其才情的深刻解读,同时透露出一个讯息,那就是徽因把志摩比作一个天真的孩子,正是因为志摩当时对徽因的一往情深,希望徽因“许他一个未来”,遭到拒绝后志摩像个孩子一样痛苦绝望的情状无以言表,表面上是赞叹志摩的才情,实际上是追忆起这段难忘又浪漫的往事时的那种心情,甚至有一丝淡淡的悔。

“这以后许多思念你的日子,怕是全是昏暗的苦楚,不会有一点点光明,除非我也有你那美丽的诗意的信仰!”,如果说上面的词句略微有些牵强,这几段话就是徽因内心对志摩无限思恋的最好证明,感情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当初志摩苦苦追寻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如今斯人已矣,物是人非,只有长久的思念才能慰藉心情,假若再来一次,或许再也不会错过机遇,相爱之人不能长相厮守,难道浪漫和年少轻狂就不能托付终身吗?

“志摩最动人的特点,是他那不可信的纯净的天真,对他的理想的愚诚,对艺术欣赏的认真,体会情感的切实,全是难能可贵到极点。他站在雨中等虹,他甘冒社会的大不韪争他的恋爱自由!”在徽因眼里,志摩从来都是美好的,他纯净、天真、真诚、崇尚自由,这样的文艺青年在浑浊的世道里无疑是散发着强烈吸引力的一个强大的磁场,但同时也会成为封建礼教眼中的“不合时宜”,志摩在世时徽因没有说,直到志摩死后才将这种认知挥洒于娟秀的字里行间,再也抑制不住的情感潮水终于决堤了,但最想让看到的人却永远也看不到了。

“他真的是个怪人吗么?朋友们,不,一点都不是,他只是比我们近情,近理,比我们热诚,比我们天真,比我们对万物都更有信仰,对神,对人,对灵,对自然,对艺术!”,徽因不止一次的提到志摩的天真,不光是对这种天真的极力推崇,最深层次的原因当然是对志摩在对自己一生倾心的最直接的肯定,不是所有人都会如此幸运的遇到一个徐志摩,徽因遇到了,但又错失了,所以只有将自己满心的懊悔化作赞美的肺腑之言,以此来诠释和缓解自己长久的对志摩的思念和眷恋之情吧!

如果觉得《林徽因到底爱不爱徐志摩?从这篇文章里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