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摄影 | 三获荷赛奖的摄影师 活在喜马拉雅命运里法国导演。

摄影 | 三获荷赛奖的摄影师 活在喜马拉雅命运里法国导演。

时间:2022-08-13 02:57:39

相关推荐

摄影 | 三获荷赛奖的摄影师 活在喜马拉雅命运里法国导演。

艾瑞克·瓦利(Eric Valli),1952年出生于法国第戎,着名摄影师、电影导演。原是木器工人学徒,18岁放弃一切,骑马穿越阿富汗,后来在加德满都定居。与《地球》、美国《国家地理》合作拍摄系列作品《蜂蜜猎人》《黑暗中的猎人》享誉世界,曾3次荣获世界新闻摄影奖(WPP,“荷赛”)。1999年执导影片《喜马拉雅》,获奥斯卡提名、法国恺撒奖。并在出版《自然的角落 探秘行走在世界边缘的人们》摄影集,讲述了艾瑞克·瓦利100多幅摄影作品镜头背后的故事。

我喜欢活在他人的生活里活在我不存在的命运里

18岁骑马穿越阿富汗,20岁到达喜马拉雅1952年,艾瑞克·瓦利出生于法国第戎。13岁时,父母送他一台柯达相机作为圣诞礼物,这礼物让他出乎意料,敏感的神经瞬间被触动,喜出望外之余,他感动的热泪盈眶。17岁那年,瓦利开始了人生第一次旅行,他前往中东,黎巴嫩,利比亚,土耳其,看见了新的生活,新的生命方式,未知的世界都在他眼前展开,这让他兴奋不已,深切感受生命之美妙。20岁,他又穿越非洲金黄的纳米比亚沙漠,穿过纷争不断的中东及阿富汗,最终到达尼泊尔。

来到尼泊尔后,他深深的爱上了喜马拉雅这片土地,一呆,在这里开始了他的拍摄旅程,探秘那些行走在世界边缘的人,用镜头记录着他们的故事,他曾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要讲一个好故事,需要时间和耐心。我喜欢活在他人的生活里,活在我不存在的命运里。我拍摄的人物都是我的老师,我悄悄地潜入他们的人生,谦虚地活在他们的命运里,为他们见证记录。”

采蜜人两兄弟 喜马拉雅山间成为“绝壁上的采蜜人”他所记录的第一个故事是喜马拉雅山雅间“绝壁上的古老采蜜人”,每逢春秋的采蜜季节,尼泊尔中部喜马拉雅深山中的采蜜人便会攀援在凌空的绳梯上,冒着身坠悬崖的生命危险,在悬崖峭壁上采集蜂蜜维持生计。这套图片在1988年登上了《国家地理》封面并获得了世界新闻摄影一等奖。

“有一天,我被困在下雨的山崖间,一个当地人邀请我去他木屋避雨。在那里我发现了挂在他木屋里的藤梯,他指了指木屋外几千米的山崖,告诉了我已去世父亲的故事,他是一位绝壁采蜜人。于是我用几年的时间走遍了喜马拉雅的大小山路去寻找尚存在的采蜜部落,机缘巧合下终于找到世界上现存的最后一名古老采蜜师。

那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并没有时间浪费在我这个外国人上,于是我告诉他,如果你去世了,你的采蜜技术就会从这个世界消失,除非你有一个徒弟——而我就是那个徒弟。然后我拜他为师,在与世隔绝的村落的悬崖间学习了两年。”瓦利用亲身经历去感受原始森林里的阳光雨露,他融入于自然,并遗忘了那个被割裂的现代文明世界里的自己。

采蜜人攀援在凌空的绳梯上踏雪寻觅牦牛驮盐队27岁那年,有人告诉瓦利,每年冬季,成群的牦牛会从西藏穿越喜马拉雅到尼泊尔山麓地区寻找新的盐巴和食物,他想去追寻牦牛驮盐队的足迹,在喜马拉雅地区,在山谷间反复寻找,还差点因为伤寒丧命。身心俱疲加上经费不足他中断了这次探险。在休整了一段时间后,筹集资金,再次踏上了寻找牦牛驮盐队的旅程。这一次,伴着巨大的暴风雪,他终于在西藏见到了牦牛驮盐队。

这一场景仿佛重现了瓦利12岁看过一本法国探险作家André在喜马拉雅徒步的旅行书中的一段描述,“巨大的雪花落下,覆盖着缓缓行走的我们和用力呼吸的兽类,5000米之上的喜马拉雅山脉,我们行走在先人走过远古道路,成群的牦牛在雪白的陡峭山间仿佛一道墨印,牦牛,人,雪都在天地间移动,多么震撼人心。”

瓦利大半生时光都在路上,他一心想投身于摄影事业。他清晰的记得,有段时间他借宿在朋友家中,朋友收集的四十年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地下室的书架上。他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些杂志的研究中,认真观察分析这些图片,试着寻找图片被选中的原因,图片衔接的线索,以及排列顺序和逻辑关系和图片大小的不同等级。以及为什么被这幅图片打动?作者赋予了它怎样的情感.....他如饥似渴地研究这些杂志,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三天三夜。

作为摄影师,本身就是故事的见证者,传说的讲述者。他说:“我从未想过用文字描述一个美丽的场景,因为我认为照片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用它来讲述一个故事是再合适不过了:有开始,有结局,有线索,有主角,有人物的力量和人性的脆弱及内心的追求。这个过程最让我着迷。”

喜马拉雅,选择走最艰难的路1983年,在多尔普地区赶牦牛的路上,瓦利认识了部落首领天勒(Thilen)。有一次当瓦利与天勒共同观看黑泽明的《七武士》时,天勒回过头告诉他:“你可以考虑拍摄一个有关喜马拉雅的电影,比起写作和摄影,我认为电影更有力量!”1999年,瓦利历经九个月克服万难,成功拍摄了一部享誉世界的藏地电影《喜马拉雅》,电影主要讲述在喜马拉雅莽莽群山之中有一座藏族村寨,由于生产的粮食不够自给,世世代代靠运盐为生。主演恰恰就是老朋友天勒,瓦利用这部电影讲述了天勒的人生。并通过这部电影为这群质朴的藏民留下一份历史见证。他说:“当地文化已像冬雪一样慢慢消融,如果我们并心合力拍摄出这部电影,那么以后我们的子孙就可以通过它了解祖辈曾经有过的生活。”

天勒与瓦利他记得他在多尔普地区去看望一位修行者时,那时他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向这位德高望重的修道者征求意见,他说:“当你面临选择时,如果你足够强大,那就选择那条布满荆棘的路吧,这样就会发掘出你最大的潜力。”这句话成为瓦利的座右铭,并在《喜马拉雅》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们发明了电灯,却忘记夜晚有满天的星辰后来,瓦利又跑去5000米的山上一同与藏人挖虫草,他们共同生活了几个月,瓦利在险峻的山峰来回辗转,拍摄了大量摄影作品,并制作了《喜马拉雅大淘金》的纪录片。

挖虫草的人

他更欣赏通过手工劳动自给自足的人,他们知道怎样活着。反而我们常常忘了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发明了电灯,却忘记夜晚有满天星辰。我们用着高效率的手机节约着时间,却不知道怎样打发时间。这片高地上的民族,天生骨子中就有一种韧性,在恶劣的高原气候世代生活,他们脸庞上一道道如沟壑的纹理,印证着他们顽强的生命力。

在喜玛拉雅的生活中,瓦利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经历过雪崩,跌落过悬崖,相对生命的长度来说,他更在乎生命的广度,他曾说,“如果活得饱满,活得充满生命力,死就没有什么可怕。”瓦利用自己的一生抒写着他人的命运,在这些鲜活的故事里潜藏着瓦利的影子,在一幅幅流动的画面中,永恒定格了这些被现代文明遗忘的人,在天地之间,辽阔大地上的某个角落无声无息强有力的活着,他们不曾被自然遗忘过。

天地无尽,高山不语。最好的摄影师,也是无声的聆听者。他们悄悄地潜入他者的人生,谦虚地活在他人的命运里。我们发明了电灯,但请不要忘记夜晚有满天的星辰

参考文稿:《自然的角落 探秘行走在世界边缘的人们》《活在我的故事里》

摄影:艾瑞克·瓦利(Eric Valli)

推文编辑:王聪

文章中所有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

长按下图即可进入【徒步帮直播间】每周二、周四晚上8点见

《徒步中国》 年活动计划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徒步中国》更多活动

如果觉得《摄影 | 三获荷赛奖的摄影师 活在喜马拉雅命运里法国导演。》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