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儿童感统失调_感统训练小游戏_什么是儿童感统失调

儿童感统失调_感统训练小游戏_什么是儿童感统失调

时间:2018-11-20 22:14:57

相关推荐

儿童感统失调_感统训练小游戏_什么是儿童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宝宝的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宝宝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通常宝宝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一旦超过12岁就会定型,无法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宝宝小时候很聪明,但长大后却很一般了。具体请看下面介绍。

1什么是儿童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的全称为感觉统合失调,即宝宝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是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有被认为是学习能力障碍。感统失调的宝宝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宝宝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通常儿童在12岁之前通过感统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一旦超过12岁就会定型,无法改变,因此3-6岁的宝宝能够在感统训练下纠正过来。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宝宝小时候很聪明,但长大后却很一般了。

感觉统合失调包括触觉敏感、前庭失调、本体感失调、固有平衡感失调、左右脑平衡失调、视听觉失调,因为感统失调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配合感统训练可以纠正,因此,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病症。

2儿童感统失调的原因

宝宝出现有感统失调的原因主要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一般情况下,先天性的原因是指生理原因, 包括胎位不正、早产或剖腹产等,后天性的原因主要是环境和人为的原因,包括家庭环境、妈妈照顾不足等,感统失调的原因具体为:

1、先天性:生理原因

(1)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

(2)因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宝宝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

(3)因怀孕期间不正确的吃药和打针对宝宝造成的伤害。

2、后天性:环境及人为的原因

(1)由于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宝宝活动范围变小,大人对宝宝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导致宝宝接受的信息不全面;

(2)妈妈太忙碌,辅导少而造成宝宝右脑感官刺激不足;

(3)出生后,没让宝宝经过爬行阶段就直接学习走路,产生了前庭平衡失调;

(4)妈妈或保姆不准宝宝玩土,玩沙,害怕弄脏,从而造成宝宝触觉刺激缺乏;

(5)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使宝宝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6)妈妈的要求太高,管教太严,人为地造成宝宝压力太大,宝宝自由活动时间太少造成精神上的伤害,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等等 。

3宝宝适用的感统训练器材

1.滑梯——强烈刺激宝宝的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增进触觉、视觉平衡的发展。

2.三角形滑车——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动功能积极发展。

3.方形滑车——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动功能积极发展。

4.圆形滑车——双手滑行、连结车阵、手搭肩、搬运、玩法多样,随心所欲。

5.大陀螺——高级前庭平衡训练器。强力刺激宝宝左右脑发展。

6.平衡触觉板——各种不同形状的触点可刺激宝宝的脚部神经及全身触觉感。可任意变换,训练平衡能力,体验行走乐趣。

7.太极平衡板——针对身体协调不良、触觉敏感或迟钝的宝宝进行训练,增加前庭及本体感的刺激。

8.踩踏石——训练宝宝平衡与逻辑思考的能力

9.跳袋——通过在跳袋内向前后左右跳跃,可帮助宝宝克服本体感不足及触觉敏感或不足。

10.88轨道——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及动作的灵活反应。

11.上下转盘——将球放置在轨道上并慢慢地转动转盘,令球在轨道上持续滚动。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及动作的灵活反应。

12.独脚凳——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力感,建立前庭感觉机能。

13.万象组合——组件种类多,兼顾宝宝感官、肌体、前庭平衡,精细动作及创作游戏互动等各种能力资源开发需要。分种组件,分开使用可促进宝宝基本动作发展,混合使用时则能增进较多变化的身体协调统合。动作计划,训练更高层次的运动。

14.S形平衡台——建立身体平衡能力。

15.平衡踩踏车——训练宝宝关节、肌肉讯号输入加强,培养协调能力及信心。

16.圆形跳床——有利于前庭平衡,以及手眼协调的训练。

17.圆筒吊缆——调节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促进身体协调。

18.1/4圆平衡板——不同的变化做不同玩法,为宝宝提供难度较高的动作并提升平衡能力。

19.平衡步道——由塑柄横杆组成的步道,每组4串4种颜色,可相互串边,让宝宝在上面尽情爬、走、跑、跳刺激宝宝脚底神经及全身触觉感应。

20.创意接龙——组合各种多变造型,鼓励宝宝自行创意表现,乐趣无穷。

4感统训练小游戏

1.爬行

七八个月大时,宝宝应该慢慢学会爬行,通过不断努力地抬头、仰脖子,来锻炼前庭觉,向前爬行的过程对宝宝来说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能够提高宝宝的手眼协调、视听能力。因此,家长应鼓励宝宝多爬行,例如妈妈躺在地上,让宝宝慢慢爬上妈妈的身体;或者妈妈手脚着地弯成拱形,吸引宝宝从底下爬过去。

对于一些本身不爱爬行的宝宝,家长可以采取一些诱导措施,如把宝宝放在小被子上,拉着他(她)的两条腿慢慢向后拖并在宝宝眼前放上色彩鲜艳或者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引导他(她)抬头、逐渐向前爬行。

2.唤醒触觉皮肤

见到陌生人就哭、抵触新环境的宝宝往往属于触觉过分 敏感 ,家长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来唤醒宝宝的触觉皮肤,以缓和这种敏感的状况,如利用吹风机,调到微风挡缓缓吹宝宝的皮肤;用软刷子轻刷宝宝的身体、或者拿梳子轻轻敲击皮肤等。

3.接球以及推球游戏

家长与宝宝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宝宝,鼓励他把球同样递给家长。开始时家长可把球直接放入宝宝手中;然后家长把球伸向宝宝,鼓励宝宝伸手来接球;在一手臂的距离内进行推、接球,鼓励宝宝双手接球。推球则用右手从右往左推。接着逐渐地把距离拉大,并鼓励宝宝用双手往外推球,用单手接球。

如果宝宝没有接球、给球的主动性,请另外一位成人给予身体指导,直到宝宝开始有主动接、给球的意识,然后逐渐地撤销给予的帮助。这个小游戏可以训练小孩手臂的运动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注意培养宝宝在每一难度的独立操作技能,然后逐渐撤销帮助的程度。

4.擦背游戏

给宝宝洗澡时,用海绵或毛巾轻擦宝宝的背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按顺序擦,也可打圈式地擦。加强宝宝肌肤的接触刺激。

5.刷子脱敏

家长用刷子先刷宝宝的手背、手指等触觉防御性较少的部位,然后渐渐过渡到刷宝宝的手心。再刷脚的部位,先刷脚趾、脚跟、然后渐渐过渡到刷脚底中心部位。如果宝宝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复地尝试,直至宝宝习惯这种触觉刺激。加强宝宝肌肤的接触刺激,减少触觉防御。

6.阳光隧道

可以先让宝宝在充气隧道四周玩耍并观察其他宝宝如何做,让宝宝触摸和摇晃隧道,培养其兴趣和消除恐惧感;如果宝宝不合作,可以给予食物强化,把宝宝喜欢吃的零食或水果放在隧道里,鼓励宝宝爬进去拿取食物;或者让宝宝边爬边推一个中型球前进。调节前庭感觉系统,加强宝宝肌肤的接触刺激。

5宝宝感统失调的表现

解了造成感统失调的原因后,甜甜妈妈又有了新的疑问:这个感统失调除了造成甜甜走路不如同岁的小米外,还会有其他的问题吗?医生点点头,感统失调会让宝宝的触觉、前庭感觉功能、本体感觉功能出现问题。

1.触觉问题

A.躲避接触——固执于某些物件要时刻抱着才有安全感,不爱玩身体接触的游戏,嫌弃某些质地的衣物;

B.讨厌被触摸——讨厌理发、洗澡、 刷牙 ,不喜欢 绘画 、沙土、泥工等手工作业;

C.爱打架——爱发脾气动手打人,对非恶意的身体接触反应激烈;

2.前庭感觉功能问题

A.上课时东倒西歪,写字握笔姿势不当,端坐、阅读、写字时姿势不正确;

B.阅读中容易出现跳行、漏行,头部 运动 时,眼睛在空间视物不稳定;

C.晕车、晕船,大幅度运动中容易头晕;

D.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难以辨别图象的细微差别;

E.逃避或害怕运动,运动中主要用眼睛协调动作;

3.本体感觉功能问题

A .书写速度慢,字迹不规则,书写时往往过分用劲;

B.在学习和其它活动中,顺序性和时间意识差;

C.容易因为非智力因素引起学习不良,完成简单动作常常遭遇失败,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难容易沮丧,依赖性强;

D.学习系鞋带、扣钮扣等精细动作困难,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技能差,动作笨拙,不喜欢翻跟头,不善于玩 积木 ;

E.不合群、孤僻,在陌生环境容易迷失方向。

如果觉得《儿童感统失调_感统训练小游戏_什么是儿童感统失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