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儿子不喜欢说话 是自闭症吗?原因在这里

儿子不喜欢说话 是自闭症吗?原因在这里

时间:2021-01-06 17:23:32

相关推荐

在我们书本里经常描绘了这样一幅刻板的父亲形象,沉默寡言,敦厚老实,常常用行动去诠释父爱,与儿女之间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甚少。我们常称为"中国式父子关系",不仅是父亲传统的母亲也是认为身教重于言传,这样就渐渐导致了孩子和父母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曾经有一个同事A,跟他在一起工作2年了,几乎从没有看见他和家里打过电话、聊过微信,逢年过节也很少回老家,就待在所工作的城市。

有一次酒意正酣,我就大胆问他,"怎么很少见你过节回家,也不见你跟家里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呢"

他说;"其实他每月的工资都会按时给家里打一部分,父母对他的教育就是在玩外边安心工作就行,家里的事情不要操心。"

我说:"那只是父母怕你工作分心,但他们很想念你,内心还是希望你能常回家看看的。"

他说:"他从小生在一个内向型家庭里,父母都是埋头苦干,老实巴交的农民,平时对教育是吃饱穿暖,很少注重和他交流,关注他内心的情感变化,他做的任何事父母都很少过问。家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地方,那里没有可以倾吐心声的人,在外边他反而能更加自由的呼吸,虽然他也认为这样是不对的。"

这种情况在当今社会不在少数,我们的父母整日为了生计奔忙,却忽略了孩子的沟通,而看看子女这方面,一年之中和父母电话次数屈指可数,却可以和朋友彻夜长谈,朋友圈对父母设置了权限,生怕父母知道了自己的"秘密",有些人甚至连父母的电话号码都记不起来。

我们在生活中也能看到这样一群人,自己的大事小情,都会打电话、发信息给父母,分享自的喜悦、烦恼,并听听父母对某件事情的意见和看法。这部分人的家庭氛围很融洽,尤其是夫妻关系,在跟子女的沟通中也比较轻松和谐,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出来的孩子,亲子之间会建立一种良性的对话机制。

和父母关系疏远的人,其实是年幼时期在父母对话和相处中很差的情感体验所导致,长此以往形成了有隔阂的亲子关系。成人以后他们就不善于和父母沟通了。

那么不良的亲子关系的影响的影响?

1、 导致孩子惧怕父母

在对子女的打骂中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定是胆小、怯懦的。他们对任何声响都敏感,容易神经质和多梦,对孩子健康不好。在他们严重视父母为洪水猛兽,能有多远躲多远。

2、 对父母冷漠

由于之前建立的糟糕的沟通方式,导致孩子有什么事情,内心情感不乐于和父母沟通,久而久之只会疏远父母

3、 养成孩子孤僻的性格

我们经常看到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下养成的孩子,大多乐观、外向且有自信,正在面对挫折时候也能坚定乐观,反之,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下成长长的孩子,多是自卑和内向的。

于此看来,我们父母要从小和孩子之间建立良性对话沟通关系,才不会导致日后的疏远和冷漠。

我们父母和孩子沟通有哪些技巧呢

1、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身段

很多父母总觉得自己高孩子一等,觉得"我是你老子,就得听我的这种心态",这样其实没有把自己和孩子人格放在同等地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庸,是小辈总是俯视的眼光看孩子,其实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父母和孩子对话首先要尊重他的人格。

2、 要有耐心倾听的态度

父母作为成人每天要各种面对生活压力和繁杂的家庭关系,心力是有限的,但当面对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把别的事情暂搁一边,投入到孩子的世界中,以朋友的语气和口吻和孩子交流,倾听孩子内心所想,感受孩子内心变化,是当时候父母要给孩子一些建议。

3、 对孩子予以鼓励

孩子毕竟年纪小,对世界的认识和经验不如父母成熟,他们对所有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探索。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这时候父母要采取包容的态度,首先要赞善他的探索精神,对孩子取得的小成绩适当予以肯定,对孩子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

许多家长疏忽与平日与孩子沟通,或者与孩子沟通时方式不当,三言两语就火冒三丈,平时应当多多注意与孩子沟通的方式,这趟才能建立彼此信赖、亲密的亲子关系。

如果觉得《儿子不喜欢说话 是自闭症吗?原因在这里》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