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真人秀何以变成“丧命秀”

真人秀何以变成“丧命秀”

时间:2022-01-13 12:34:51

相关推荐

真人秀何以变成“丧命秀”

文丨木须虫

11月27日早,有网友爆料称高以翔在录制节目《追我吧》时晕倒休克,现场采取急救措施进行心肺复苏。随后,高以翔所属公司傑星傳播有限公司发布官方声明,称高以翔在27日凌晨,与节目录制过程中突然晕厥,经近三小时急救后,不幸离开。据悉,《追我吧》节目定位于“在酷炫的变量障碍和巨型装置间追跑的硬核综艺”,其中包含了大量高难度的运动项目成为了节目亮点。

据报道显示,《追我吧》节目中挑战关卡的设置,譬如:“蜂巢虫洞”,类似于迷宫,需要嘉宾在不断尝试中找到最佳的通过路线;“平衡滚筒”,要求嘉宾在两个旋转的滚筒上迅速找到身体平衡点,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爬楼速降”,参与嘉宾需要吊威亚爬70米高楼登顶,然后通过一个索道,滑向对面大厦的顶楼。这些项目具有挑战性,有的还是高难度、高强度。

而节目官方推介则声称,“充满原始本能的力量感和带有强烈胜负欲的荷尔蒙,拥有意想不到的机关和紧张刺激的竞合。为了在追跑战中刺激嘉宾冲破自己的体能极限,节目的挑战关卡设置相当硬核。”这样的广告语的确个性十足,且富有张力,能很好地起到吸引人的眼球的作用。事实上,这档节目也为媒体带去了不错的收视率和点击率。

从提高节目观赏性和吸引力的角度出发,让真人秀的活动具有刺激感没有什么。包括时下许多的职业体育比赛,观赏性与吸引力也是其核心,其中也包含着体能极限与技巧极限。所不同的是,这些职业体育项目通过长期的探索,形成了完备的科学体系,从事这些比赛“秀技”的运动员,是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具备了强大的体能与运动能力,并且有完备科学的极限风险控制体系,刺激而不盲目。

真人秀《追我吧》说到底还是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只是在形式上新颖一些,显得“非传统”。既然是体育运动,就得按体育运动的规律办事,让具备相应运动能力与技巧的人来参与,俗话说就是“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而从节目运动的设置来看,很多项目对运动技能的要求相当苛刻,如“爬楼速降”在军事、消防等领域类似的都属于高难度项目,需要参与人员有较好的体能,技能养成则需要渐进训练的积累,这些项目综合起来,参与者不经过系统的训练,很难具备起码的条件。正因如此,即便是有专业运动背景的奥运冠军参与起来也吃不消,更何况是隔行如隔山的艺人。

违背了体育运动规律,如同让参与者“小车拖货车车厢”,考验的不是速度的极限,而是趴窝的先后,与盲目跑马拉松是一样的道理,这样节目看起来并不是惊险好看,而是提心吊胆,秀点还是失败比惨,是娱乐抱傍运动的“借尸还魂”,这其实是另类的粗制滥造。

如果从节目精良制作的角度出发,完全可以在节目录制之前,由专业人士对参与者进行一定周期的强化训练,这样会让参与者更适应竞赛的需要,降低运动风险,同时提高运动专业水平,展示出运动的极限,而非“蹈险”的触点。只是在这种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文化语境下,无论是节目制作方还是艺人,都没有那个耐心,浮躁的背后自然有许多的摒弃,科学理性便是其中之一,真人秀变成“丧命秀”,绝非个人耐受性差异那么简单。

如果觉得《真人秀何以变成“丧命秀”》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