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自闭症儿童未来生存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 现在就要教!

自闭症儿童未来生存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 现在就要教!

时间:2024-05-18 11:19:37

相关推荐

自闭症儿童未来生存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 现在就要教!

自闭症圈内的家长大概最熟悉,也最具有同感的一句话是:希望比孩子多活一天!

这句话潜在的含义是,希望他们在的每一天都可以有我们的照顾和看护。

“你还未愈,我怎敢老去”这句话也充分体现了父母对患有自闭症的孩子的那份持久且浓厚的爱与担忧。

但,一切终究都只是“心愿”,我们终究还是会老去的,最务实的莫过于教会孩子自己生存的能力,唯有如此,即使离开,也能安心。

自闭症儿童本来就有学习困难的特点,一些技能和能力,必须都是从小就要开始锻炼的,否则等到长大需要这几项技能的时候发现他什么都不会,再教的话,你力不从心,他也很难学会了。

那么孩子拥有了哪些能力才可以具备有质量的生活呢?说的最通俗一些,拥有哪些基础能力才可以慢慢适应并尝试独立生活呢?

生活生存能力遵守社会规则的能力简单的社交技能先来讲解生活生存能力的培养与练习

首先我们要知道哪些能力是生存能力,不难理解,如,独立购物,拿取快递,煮泡方便面,自己穿脱衣服,洗漱,入厕等,从居家到社区这是一种小范围的适应,也就是说先让孩子在可控可视范围内,去参与到家庭日常活动中,通过这样的锻炼,使得孩子具备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如何教?

这是个漫长而又循规蹈矩的重复性教学,家长先要做好一个心理准备,不要渴望孩子几个月,甚至半年内就掌握这些本领。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从事这些活动时把孩子代入进去,比如一开始可以带着他去取快递,把整个拿快递的步骤和过程有意的夸大的演示给孩子看,还可以让他再次重复一遍,一次不会,两次,两次不会,三次,四次,更多次。

我在教孩子的时候,提前跟快递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有个沟通,实话实说告诉对方儿子是自闭症,希望他们也配合我们让孩子对进行几次锻炼,这样做的目的和好处是孩子会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和训练。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取件码的复述和电话号码以及名字的告知,如果孩子的语言不是特别好,家长可以写在一张纸上让孩子拿着,去了快递站,教给孩子要呈给工作人员。

语言出来了的孩子,就算说的不是太清楚,家长尽量也不要采用纸条的方式,不然孩子会依赖纸条,会弱化语言的使用频率,影响沟通能力的提高和巩固,能说的还是尽量说。

购物也如是,家长先带领孩子学会挑选要买的物品,然后学会排队等候和付钱,等孩子这个步骤掌握了,可以试着让他独自出去购物,家长后面跟着,出现意外情况时随时纠正和补救。

这些看似简单的常规活动,在自闭症孩子身上就是一个个大难题,需要教的东西也不止我们能想象到的那几样,因为这里有认识,理解,沟通,社交,和自我保护。

所以一旦孩子学会一件事许多方面的能力也都会跟着提高。

有的家长会说都学会了那就不是自闭症了,我儿子学会了,但他仍然携带着自闭症患者的明显特征,所有学会的东西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之后,是机械化和程序化的,什么时候他们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技能,才真正是“摘帽”了。

尽管机械和程序化,但这并不是影响他能做到这些,也可以算得上是拥有了基本的生存技能。

这个课题是繁杂而又庞大的,里面所列举到的自理能力,自己穿脱衣,洗漱,入厕,吃饭煮面等,需要家长在教给孩子的时候把每个技能都拆解成几个步骤,分几次教习,才可以完成和学会。

用一个例子阐述,然后大家举一反三。例如:

洗漱:

先让孩子打湿香皂——然后擦在手上揉搓——拧开水龙头——反复冲洗手部,确认没有皂液后——关掉水龙头——拿毛巾擦拭——挂起毛巾

之所以要把整个过程拆解成几个步骤,是因为我们能力差的孩子不能一气呵成把整个动作完成,必须每次只学一个(视孩子能力而定),学会了再学下一个,最后把都会了的连贯起来,才是整个技能的学成。

刷牙是自闭症孩子比较难掌握的一项技能,只能利用他们的刻板行为,让孩子记住里外和上下的顺序依次去刷,至于这几个顺序谁前谁后,随意定就好,完全跟随你们的习惯。

家长可以自己一边刷一边让孩子看,演示的同时,教孩子模仿你的动作,有的孩子不会吐牙膏,可以暂时买能够吞咽的,等孩子学会以后再改用其他的。

一开始不要强求,孩子学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不要在教的时候弄疼了他们的牙龈,让孩子感到不舒服以后就不愿意再跟着学了。

再来讲一讲遵守社会规则的能力

这个常识性的能力掌握,需要家长长期反复的以身示范,平时要有意的多带孩子去公共场合,比如游乐园,公园,超市这种需要遵守规则,排队等候的地方,家长一边带孩子排队,一边要讲给孩子听:人多,我们要排队,轮到自己了才能......。

这种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多带孩子出去见识和练习,反复告诉他这种场合下必须要排队等候。

过多的解释可能孩子也理解不了,你只做给他看,简单告诉他要排队等候就可,练习的多了,去的多了,孩子自然也就具备了这种惯性动作。

最后来看看社交技能的培养

社交是自闭症儿童最大的核心障碍,也是一个最难搞的技能,在这里我们理解的社交,仅仅也是一个简单的口语交流,泛泛而谈的一问一答我们的孩子几乎做不到,除非是阿斯伯格,但阿斯伯格症的孩子即使语言通畅,但也只能是局限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范围内。

那么这里的社交技能培养我们都培养什么呢,或者说哪些才是孩子“够用且容易掌握”的社交技能呢?

首先是表达需求,第二是回答所知。

当孩子去超市去家庭以外的任何地方时,要有能和外人表达自我需求的能力,同时可以回答对方的某些关键性问题。

去超市当找不到自己想买的东西时,可以询问工作人员,当工作人员反过来问孩子你需要什么时,他也能告诉对方自己的所需。

还有一些问题,也是家长必须要教会孩子的,比如多大了,住哪里,家长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这都是一些关键时候可以“自救”的信息交流,如果家长不教会孩子,一旦他独立去到哪里,解决不了意外情况,有突发状况时, 他人或者工作人员就会询问孩子的父母是谁,家住哪里,号码是多少,一旦这些也不会说,记不住,孩子就会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教这些东西和一问一答的能力,我都会和孩子的姐姐或者姥姥配合来教,我来问儿子,当他不会或者一时想不起怎么说的时候,对面和孩子站在一起的姐姐或者姥姥,就会代替孩子回复我的问题,这样等于教会了儿子怎么回答。

示范如下:

我:你叫什么名字?

儿子:我叫辛*清

我:你家住哪里啊?

儿子:山东省*****,(因为句子较长,可能后面会记不住,这时候对面的配合训练的家人可以立刻替孩子回答完整)

我:妈妈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啊?

儿子:1825*******(不会的还是由家人配合回答)

这种一问一答的模式,多次反复的练习之后,孩子就能够掌握了,练习一段时间以后,换个发问者再次跟孩子练习模拟,泛化他对不同的人都会回答问题的适应能力。

以上内容换成去超市买东西的对话也可以,这样他就可以回复工作人员的询问了,不至于因为不会回答问题让简单的购物变成多次的失败案例。

同样,也可以换成是孩子发问,妈妈回答的模式锻炼孩子,一般自闭症儿童很少有会提问的,不具备这个能力,我们要练习的时候,也可以让另外一位家人参与进来,与孩子站在一个方位,代替他发问,每问一句,让孩子仿说一遍,对面的家长然后立刻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如此,经过长时间多次的训练与习惯培养,孩子慢慢会随着某一技能的获得,而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息息相关互相关联的,所以,当孩子有了某方面的进步,你就会发现他其他方面也跟着进步了。

总之,养一个闭娃所耗费的精力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我们作为家长必须抱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一定改变他们的自信,才会在若干年后看到一个自立的自闭症孩子,到那时,他们会活的越来越有尊严,而我们也可以越来越安心轻松。

如果觉得《自闭症儿童未来生存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 现在就要教!》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