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宝宝两岁一个月 会说话 医院检查说是自闭症怎么办?

宝宝两岁一个月 会说话 医院检查说是自闭症怎么办?

时间:2023-10-03 05:18:57

相关推荐

孩子会说话为什么被查出还是自闭症?我还是用我遇到的案例来给你帮助吧。外向的妮妮,3岁却被查出“自闭症”小女孩妮妮,今年4岁,从小就酷爱运动,1岁多就可以持续爬台阶半个小时,不到2岁就能徒手攀岩……在爸爸妈妈眼中:妮妮不仅运动能力发达,而且“语言能力”也发育得不错。无论什么时候,妮妮的小嘴总是咿呀呀的不停不下来,用爸爸妈妈的话说,妮妮就是个小话痨。妈妈自豪地告诉我们:1岁半就可以跟着读26个英文字母,2岁左右就可以背十几个中英文故事,唱几十首中英文儿歌……但就是这样一个“活泼机灵”的小姑娘,3岁时却被诊断出“轻度自闭谱系障碍”。

“怎么可能,我的孩子明明这么活泼。”刚知道这个结论时,妮妮妈妈怎么也不敢相信。的确,在很多家长的认知中,自闭症孩子的表现应该是默默一人呆在角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交流也不爱笑才对啊。很多家长被这些看似很内向的表面现象“迷惑”了。自闭症的诊断并不是凭这单一的表现就可以的。性格内向或外向并不能作为自闭症的判断标准。相反,一些被我们忽视的细节才是判断自闭症的关键所在。二、注意这些细节,警惕隐藏在“外向”背后的自闭症细节1:爱说话≠会表达语言最终是要用来互动交流的。举个简单的例子,鹦鹉也会说话,如“你好”“恭喜发财”,但它发出的声音仅仅算是会模仿。

而妮妮唱儿歌、会说“baba、mama”背古诗,但仅仅是机械地背诵,就像鹦鹉学舌一样。交流能力非常有限的,比如妈妈曾问妮妮:今天去哪儿玩啦?妮妮:今天去哪儿玩啦?妈妈继续问:你喜欢爷爷奶奶吗?妮妮继续重复:你喜欢爷爷奶奶吗?……可是对于一个正常发育的三岁的孩子来说,简单的日常交流是必须应该有的。而这一点,妮妮的家长恰恰忽视了……细节2听不懂话≠不听话同样是不按照家长的意愿来,“不听话”是因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而“听不懂话”是因为孩子压根不知道家长想表达啥。妈妈带妮妮去闺蜜家玩,大家都想让孩子学会分享,所以纷纷建议孩子将手上的玩具让给其他小朋友。

朋友的儿子非常喜欢自己手上的玩具,紧紧地抱着,哭着喊着不换,为了保护自己的玩具,他还躲在了旁边。但妮妮却不一样,同样是抱着自己的玩具坐在旁边。但是,当你去拉她的手,帮助她把玩具递给别的小朋友时,她却能够接受。由此可见,她不是不想交换,而是听不懂“交换”是什么意思。细节3展示自我≠喜欢展示自我自闭症的孩子也会喜欢热闹,妮妮就是这样。一群人聚在一起时,妮妮总喜欢站在中间蹦蹦跳跳,唱着自己新学来的歌谣。但是,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妮妮不管大家听不听,看不看,反正自己唱的开心就好。除此以外,跟观众毫无互动。

而正常的“喜欢展示自我”的小朋友是一定会在意大家对自己的评价的。这一点和妮妮的“展示自我”是不一样的。细节4“专一”的孩子真的值得大家高兴吗?自闭症除了社交沟通的障碍,还有一点就是“刻板”。比如原地转圈、把东西排成直线……但是,对于一些自闭症症状较轻的孩子,TA的“刻板”往往会被忽视,有时候甚至被美化为“专一”。比如妮妮,从小亲戚们送了她许多玩具,但她好像都不感兴趣,唯独只喜欢奶奶送她的小汽车的轮子。以前不知道这是个问题,奶奶还以此为傲,觉得是因为妮妮太喜欢自己,才这么宝贝自己送她的玩具。之后无论谁再送她一样的小汽车,妮妮都没兴趣玩,只喜欢圆圆的轮子。

这就很值得思考了。细节5“不会一起玩”和“不能一起玩”也有区别很多小朋友因为抢玩具,或者兴趣不同,玩不到一起。但换个情景就能打成一片。但是妮妮跟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时,总是显得手足无措。大家一起玩过家家,其他小朋友会互相配合,换着花样的买菜、做饭、洗碗……她只会把小朋友做好的“饭”倒掉,然后高兴地鼓掌。小朋友生气地指责她,她也没有反应,继续自娱自乐的“倒饭”。她既不会变着花样地玩,也不会跟小朋友互动着玩,她的玩法自我又单一。通过这5个细节,我们可以发现:不仅是妮妮,其他看似性格外向、“话痨”的孩子其实是不会言语互动、行为刻板、没有眼神对视的。

家长要注意区分,并及时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你有如何关于自闭症的问题如:★自闭症怎么干预康复?★以后可以回归社会吗?更多关于孩子自闭症的问题,可以进我主页,在文章里搜索关键字“自闭症”应该会对你有所帮助的。记得关注哦。

如果觉得《宝宝两岁一个月 会说话 医院检查说是自闭症怎么办?》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