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李银河:王小波给了我至死不渝的爱 两人不要孩子 省钱穷游世界

李银河:王小波给了我至死不渝的爱 两人不要孩子 省钱穷游世界

时间:2023-10-24 08:44:21

相关推荐

01

1980年,王小波和李银河经过了两年的热恋期,终于步入婚姻的殿堂。

不过,他们的婚礼十分简陋,甚至都没有什么仪式,两家人一共十几个人,在饭店吃了一顿饭,就算完事了。

那天,王小波家里给了李银河家500块钱,李银河知道后很纳闷,为什么是他们家给钱,而不是我们家给钱,后来,她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彩礼。

王小波和李银河的恋爱非常浪漫,两人在婚前无数次接吻,也曾神魂颠倒,但并没有偷尝禁果,一直守着贞操到婚后,这也是那个时代对他们的约束。

性学研究表明,男性性欲高峰在二十岁,之后便有略微的下降;而女性的性周期略有不同,但二十来岁也是最好的时候。

而两人结婚那年已经二十八岁了,李银河暗暗觉得可惜,错过了精力最旺盛的青春岁月。但同时,她又觉得幸运,因为他们都嫁给了爱情,又享受着激情。

王小波的性欲比较正常,但李银河则喜欢虐恋,于是,她慢慢地把他“掰弯”了。两人做爱时会有捆绑和轻微鞭打。

李银河认为,男性的气质中本身就隐藏着施虐的欲望,只要稍加诱导,就能够上道。

02

结婚两年后,李银河就选择离开新婚燕尔的丈夫,去美国看看。她靠着几百美元的奖金学,刚刚够自己吃饭和住房。但两年后,王小波也办了陪读,去了美国读书。

奖学金不够花了,两人就去打工赚钱。李银河在饭店当服务员,王小波的英文不好,就在华人饭店的厨房刷碗,还跟上海人一起去干过装修房子的活。

虽然生活都过得结结巴巴,但两人还是想方设法,能省则省,穷游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等国家。看过了无数的风景,见了形形色色的人,经历了这样那样的事。这恐怕是王小波和李银河婚姻中最美好的时光。

两人除了读书,就是游玩,看似有些不务正业。不过,他们打一开始,就商量好不要生孩子。所以除了平日的吃穿住行,没有太多别的开销,大半的钱都花在了旅游上了。

旅途中,一次友人问起,王小波今后的规划,李银河坚持他应该写小说。在李银河眼中,王小波具有极大的天赋,如果不写小说就是一种荒废,就成了行尸走肉。而生活所需的生计,交给她一个人就够了。

03

两人相依相偎二十年,从来不曾吵架、红脸,满满的都是温暖和幸福。

1996年,李银河在英国剑桥大学做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忽然有一天,她接到了好友的电话,说王小波生病了,让她赶紧回去。

她赶紧登记回国,一路上心跳加速,在她从机场赶回家的路上,好友再次来电说:“小波是个诗人,走得也像诗人。” 李银河全明白了,她最爱的小波离开了人世间。

一天,李银河整理王小波的旧物,找到一封没有寄出的信,信上写着:“你放心,我跟世上所有的人都搞不到一块,尤其是爱了你之后,对一切女人都没有什么好感觉。有时候想,要有个漂亮的女人让我干,干不干?说真的,不会干。要是胡说八道,干干也成。总之,越认真,就越不想,而我只想认认真真地干,胡干太没意思了。”看得李银河泪流满面。

王小波的一生太短暂,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但李银河觉得,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的一生虽然艰难,但经历了美好的爱情、文学和纯碎的婚姻。

李银河说,她对王小波的感情是无价的,而王小波对她的感情亦是如此,甚至世上没有任何的东西可以衡量两人的感情。她认为,自己的一生,得到王小波的爱就足够了,这份至死不渝的爱便是最好的报酬。

注:本文素材来源李银河自传《人间采蜜记》

如果觉得《李银河:王小波给了我至死不渝的爱 两人不要孩子 省钱穷游世界》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