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孩子只喜欢玩怎么办?有智慧的家长帮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成长

孩子只喜欢玩怎么办?有智慧的家长帮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成长

时间:2020-03-03 01:49:42

相关推荐

孩子只喜欢玩怎么办?有智慧的家长帮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成长

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长蒙台梭利认为:“游戏活动是儿童的工作”。孩子爱玩游戏是天性,家长要做的是,在不同的游戏中,教给孩子不同的优秀品质,从而得到更好的成长,做有游戏精神的父母,更能使孩子乐于接受。

什么是游戏教育法呢?

在陪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引导孩子的正确行为,在游戏的氛围中,让孩子亲身体会到正确行为,带来的心灵体验。

曾经有心理学家对孩子做了一项调查,内容是关于: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家?结果发现,孩子对父母和家庭的要求中,放在第一位的不是物质条件,而是宽松的游戏环境。

亲子游戏是孩子的加油站

许多父母为了孩子将来能够在社会上取得更好的成就,不惜花重金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生怕孩子落在别人后面。而对于孩子来说,真正自己想学的内容非常少,甚至于完全屈服于父母的意愿,变成了一个只会学习的机器,完全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一期《少年说》中,少年子雄就跟妈妈商量:“能不能把补习班中的一个,换成自己喜欢的?”妈妈虽然在主持人的劝说下,勉强同意在子雄保证学习不落后的情况下,在有时间的条件下,可以换成子雄想学的美术班。学习排在年级第十名的子雄,跟妈妈说:自己就像一个学习的机器,没有一点自由!说这些话的时候,子雄面无表情,一点儿也看到十几岁的孩子本来的纯真可爱,家长把学习当成孩子的唯一目标时,孩子成了只会考试的机器人。

孩子的世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快乐和喜悦的。可是,如果家长不注重培养孩子的品格,不陪着孩子做游戏,孩子的童年记忆中,只留下了学习和考试,没有生机和活力。

很多孩子在学习方面压力很大,游戏可以让孩子快乐自信,善于与他人相处,而缺少游戏的孩子,容易消极心情低落。因此,除了学习,父母一宁要多给孩子一点玩游戏的时间。

哪些亲子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快乐自信?

01 “我能行”游戏,培养孩子的自我激励能力

心理学家曾指出:鼓励孩子,关键不在于父母对孩子说了什么,而在于孩子自己跟自己说了什么,在于听了父母的话之后,他们在心里是怎样对自己说的。父母的鼓励,能够让孩子更加自信,一个懂得自我激励的人,能够在能力跟别人相同的条件下,做得更出色。参加重大比赛的运动员,在赛前都会进行自我激励,以使自己取得更好的比赛结果。在游戏中,父母也要引导孩子,培养自我激励的能力。

游戏时,父母如何做,有助于孩子的自我激励能力?

首先,在游戏中,要为孩子设定一个合理的激励目标。

其次,在生活中,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激励,不要只从表面上夸奖孩子,而是赞美孩子做得好的具体行为。比如说,孩子参加学校的活动只得了第三名,但是孩子整体能力表现都很好,就要夸奖孩子说:“你今天的表现很出色,看得出来你很用心做了准备,得了第几名并不是重要,你做事认真仔细,妈妈觉得很好!在妈妈心里你就是第一名!”

02 “跌倒爬起”游戏,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

心理学上,把人们在面对挫折时,不同的人做出不同反应,这种反应的能力称为抗挫折能力。有这种能力的人,在面对困难时,始终保持上进心,会把所有的困难当成激励自己的动力,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克服所有的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时,家长要做的是,不要一直赞美孩子的表现,多鼓励孩子多尝试,让孩子多做事情,当孩子觉得自己做不到时,引导孩子多想几个方法,让孩子学会解决困难。

03 “一起做”游戏,培养孩子团队合作能力

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比如学校的集体项目,积极担当班级的班干部或者是科代表,在为集体付出过程中,孩子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同学的挖苦,老师的不信任等等,父母应该鼓励孩子,遇到事情多为别人着想,多想几个解决方法,找到既能让别人满意,又能让自己成长的最佳方案。

父母要做的是,鼓励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得更好。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更加自信,也会从做事的能力,以及体谅别人的心情方面,都有所进步。

在团体活动中,孩子也能体会到,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情,只有团结起来,发挥集体的能力,就能完成更艰难的任务。

总之,在生活中随时都可以做游戏,有智慧的父母,一定会从小事中,找到引导孩子的最好方法,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多陪孩子做游戏,既能丰富孩子的生活,又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如果觉得《孩子只喜欢玩怎么办?有智慧的家长帮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成长》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