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的表现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的表现

时间:2020-02-11 03:41:17

相关推荐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的表现

#长春头条#6月11日,近日,长春市中心血站目前推出了新生儿溶血病检查、Rh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等临床检测项目。有检测需求者可关注“长春市中心血站暨吉林省血液中心”微信公众号,进入底部工作栏当中,点击“我的”—“临床检测”,即可申请。

详情参见附图,图片来自网络截图。

如有侵权,告知小许删除。

历史上的今天:1901年12月23日,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出生。

林巧稚,女,1901年12月23日生,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又与梁毅文被合称为“南梁北林”。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1983年4月22日因病去世。

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实习医生上班时间玩手机时,恰好输血处送来了两份血样。可女孩只顾着回复微博评论,不小心把血样掉在了地上,标签也摔掉了。女孩慌忙的把两个标签贴了回去,不料却贴反了。结果,一位RH阴性血的女患者,被输入了RH阳性血。

要不是医生发现及时,多半就救不回来了。好在,实习医生发现犯错后,阻止了另外一位患者输血。才阻止了另外一场医疗事故的发生。

这是电视剧《长大》中的一段剧情,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病人需要输血时,只有同型之间,可以进行输血。否则会出现溶血、凝血,甚至导致死亡。血库实在不足的情况下,A、B型血的患者,可以接受少量O型血。

这位女患者的情况,更为特殊。作为RH阴血的血型,却误输了RH阳性血。虽然被及时抢救过来了,但是,有很严重的后遗症。因为她日后生的孩子,大概率会患上新生儿溶血症。

也就是说,她这一生很可能,都难再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这对于一个新婚不久的女性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打击。

所以,我们常说,医生的职业往往有两面性,治病的另一面,就是害人。患者需要的,是零失误的治疗。因为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小小失误,很有可能给患者带来,一生都抹不去的伤害。

#所见所得,都很科学#

表弟和女朋友马上要结婚了,为了保险起见,两人一起去做了婚前检查。结果显示,两人的血型不好,一个A型血,一个O型血,因为我们有个亲戚家的儿媳就是生了个溶血症婴儿,虽然现在孩子没什么问题,但是也给亲戚的家庭带来不便,孩子也受罪不少。

两个相爱到谈婚论嫁的地步,如今却成了“相爱相杀”,这个问题困扰到他们了。不喜欢该怎么办才好。

姨妈知道后很庆幸,亏得去做了婚前检查,不然等真的结了婚,有了孩子再来发现就真的有可能麻烦了。虽然现在溶血症不是很大的病,但哪个正常的家庭不想要生个健康活泼的孩子,一点问题都没有多好!

姨妈坚决要他俩分手,认为这是上天的安排,没办法,没有谁可以改变了。这让表弟两头为难,因为他也无法保证,可是也无法放开爱人的手。

表弟女朋友倒是想的比较开,虽然也是很舍不得表弟,但是看到未来婆婆这样的态度,未免有些心寒,奈何血型这个问题再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的,而且老人的思想也是不容易改变的,只要有问题就把它扼杀在摇篮里,太多家庭因为孩子问题陷入困境,所以姨妈的决定也不能说全然不对。

表弟和女朋友分手后就开始情绪低落,没有一点积极性,姨妈看到他这个样子心里更是着急,邻居奶奶和表弟介绍了一个女朋友,姨妈看到后很喜欢,特意问了血型,然后才给表弟介绍。

表弟本来很不愿意,可是架不住姨妈的一哭二闹,勉强和女孩交往,渐渐得也喜欢上了。姨妈看着两人关系稳定下来,怕情久生变,于是开始张罗两人婚事,没多久就结婚了,现在弟媳也快生产了。

现在的人越来越在乎健康,特别是网络发达以后,很多都能在网上看到,很多孩子因为不健康,怀孕或者生下来没有及时发现,造成了大人和孩子很多麻烦和痛苦,所以我反而很理解姨妈的决定,虽然棒打鸳鸯,但是在爱情面前,健康也尤为重要。

1951年,澳大利亚。一名14岁的少年因为重病,需要进行肺叶切除手术,手术中,医院足足给这位少年输入了13公升的血,才挽回了少年的生命。

有了这次经历,少年立志,将来也要献血,去回报社会。

18岁时,这位少年开始第一次献血。这次献血让医生有了意外发现。医生从他的血液中分析出一种抗体,这种抗体在当时可以治疗一种新生儿溶血症。这让医生兴奋异常,因为这种血液抗体治疗是当时唯一的治疗溶血症的方法。

溶血症,又叫恒河猴症,是由于孕妇的Rh血型与婴儿的Rh血型不一致时,孕妇体内的抗体可能攻击婴儿的血细胞,导致婴儿贫血或死亡。当时,这种病让成千上万的婴儿死亡。

医生们建议这位少年,提供血液,用于研究。

少年答应了。没多久,医生利用少年的血液制出了Anti-D注射剂,将该注射剂注入孕妇体内,可以完全治疗溶血症,让孕妇顺利诞下健康可爱的宝宝。

由于这种抗体只能来自于少年血液的自然形成,所以少年从此每隔一段时间都去献血。

你猜,这样的献血持续了多久?

整整持续到该少年胡子花白的81岁,也就是说,整整献血63年。

由于当地法律规定的献血最高年龄是81岁,所以81岁后,他正式从献血事业中退休。

这63年间,他的血液一共救治了近300万婴儿。这是活生生的人间天使,比上帝管用多了。

这位当年自愿献血并保持每年都献血的少年叫詹姆斯哈里斯。截止81岁,共计献血1173次,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他说:拯救生命的感觉太好了,拯救的越多心情越好。

人间大爱是可以传递的,因为自己被救助过,影响了少年哈里斯的人生抉择,献血给他人,成为其一生的大爱事业。

拥有大爱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人间天使,用爱善待周边人,终将得到爱的回报,也许不是回报到自己身上,而是回报到社会,也终将让属于社会一员的我们间接享受到温暖。

我是@凌寒独自开梅花香悠远 ,分享名人故事,感悟生活点滴。#我要上头条# #疫苗#

为什么不写上“院士”?现在到处都是专家、教授[捂脸]——在微头条评论区友友问我。

协和医院大师云集,院士也是倍出。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出,只能列出部分。

多说一句——林巧稚先生,不但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而且也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先生终身未婚,却从不觉得孤独;虽没有子女,却是世上最富有的母亲;作为许多母亲和婴儿的守护天使,人们给了笃信基督教的她样的称谓“万婴之母”“生命天使”。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林巧稚收到了“开国大典邀请函”,院里的医生都向她表示祝贺。然而,她却悄悄地回了一封信,委婉地拒绝了邀请。

林巧稚从医学院毕业到医院工作以来,她的生活里就只有一件事,治病救人。无论有什么事,病人在她这里都是第一位的。

1901年,林巧稚出生于厦门鼓浪屿的一个基督教家庭。5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因为子宫癌去世,她目睹了母亲被疾病折磨的痛苦,在心中悄悄确定了学医的人生志愿。

10岁时,林巧稚进入厦门女子学校读书。在这所学校,她成为了虔诚的基督教徒,并将“爱人如己”奉为一生都会笃信并执行的人生信条。

女子学校毕业后,林巧稚留校任教,但她心中始终没有放弃学医的梦想。19,林巧稚去上海参加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考试。

考英语的时候,有个同学中暑晕倒了,她立即放下笔,在另一位考生的帮助下,给这位同学做了一系列的急救措施。

等她回到考场的时候,英语考试已经结束了,林巧稚想着录取是没有任何希望了。没想到,一个月后她收到了医学院的录取书。

原来,尽管她没有完成英语考试,但考官发现她口语流利,其他各科成绩都很优秀,再加上在考场上沉着冷静地处理了一件突发医疗事件,破例将她录取。

就这样,林巧稚开始了8年医学院的学习生活。协和医学院对学业这块要求十分严格,每个人在预科期间,都要完成四大课程。如果有一门不及格就会留级,两门不及格直接离开学校。

这四大类课程里,林巧稚没有接触过物理、化学课。为了快速提升自己,她每天废寝忘食的学习。最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考试中获得了门门优秀的好成绩。

1929年,林巧稚从协和医学院毕业,收到了北京协和医院的聘任书。在聘任书中,写着这样一句话:“聘任期间凡因结婚、怀孕、生育者,作自动解除聘约论。”

林巧稚毫不犹豫签下了这张聘书,成为了妇产科的一名助理医生。刚进入协和医院的那段时间,林巧稚特别勤奋,跟着主刀医生虚心学习。

有一天,科室里收了一位子宫破裂生命垂危的产妇,林巧稚在得到主任的许可后,为这位产妇进行了手术。

尽管她没有独立手术的经验,但林巧稚本着沉着冷静的态度,凭借平时苦练的精湛医术,成功完成了这场手术。

没多久,林巧稚就从助理医生升为了主刀医生。后来因为工作表现突出,她还获得了好几次出国学习的机会。

战乱时期,医院被迫关闭。林巧稚就在胡同里开了一个小诊所,专门给女性看病。有的人掏不起医药费,她就不收费。

新中国成立后,她回到医院工作。在开国大典前夕,林巧稚收到了邀请函,但她以“那天我出诊”为由,回绝了邀请。

1950年的一天,林巧稚的诊室来了两位女人,穿着很朴素,但是挂的是特等号。林巧稚说:“以后别挂特等号了,这个要花很多钱。普通门诊我也看的,只是要多等一会。”

那时,特等号的费用比普通号要贵上10倍,她不愿病人因费用增加负担。在耐心询问了病情之后,林巧稚为她做了详细的检查。

病人走后,同事提醒她,刚刚她看诊的是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林巧稚才特意去看了病历上的名字。

在她这里,病人无论贫穷富贵,都一视同仁。她的眼里,看的是病情,而不是人。

1962年,林巧稚收到了一名特殊的孕妇。这位孕妇之前怀胎几次,最后都因新生儿溶血症失去了孩子。这胎才7个月,她希望林医生可以救救她的孩子。

在当时,这个病就是绝症,很多医生都觉得孩子没有太大的希望。但林巧稚认为,作为一名医生,不能没有医治就放弃病人。

她开始查阅与这个病情相关的国际医学资料,还去请教了很多顶尖的医学教授。同时,请了各个科室的专家医生一起会诊,最终确定了一个治疗方案。

采用脐静脉换血的办法,治疗新生儿溶血症。在得到孕妇患者的同意后,她开始手术为孩子接生。

孩子出生后,运用这种治疗方法,经历了三个小时的抢救,成功拯救了这名婴儿。脐静脉换血疗法的成功,为我国医学领域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手术后,林巧稚也没有掉以轻心,时刻观察着孩子,直到黄疸症状消失。最后,为了感谢林巧稚和医生专家的救命之恩,这位产妇给孩子起名为“协和”。

林巧稚的一生,都在为我国妇女儿童的健康努力。她积极组织了大规模子宫颈癌的普查和防治;晚年病重的时候,还用4年的时间,写了五十多万字,完成了《妇科肿瘤学》这本著作。

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在协和医院病逝。在留下的遗嘱中,她将个人毕生积蓄3万元捐给了医院、托儿所,并希望可以将骨灰洒在鼓浪屿的大海里。

林巧稚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医学事业,终生未婚,无儿无女,亲自接生了50000多名婴儿,被称为“万婴之母”。

我们熟知的袁隆平爷爷、林徽因的子女、冰心的孩子,都是林巧稚接生的。

林巧稚用一生做一件事的人生态度,践行了年少时心中“爱人如己”的信条,她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医学圣母”!#历史#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林巧稚收到了“开国大典”的邀请函。当院里的医生都向她表示祝贺时,她却悄悄地回了一封信,委婉地拒绝了邀请。

林巧稚是协和医院的一名妇产科医生,一生接生过5万多名婴儿,就连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是被她亲手接生出来的。林徽因和冰心也因为信任她,特意找她接生孩子。

她把一生的时间都献给了她热爱的事业,导致她终生未婚,膝下也没有子女。因为她担心有了家庭和子女,会分散她照顾病人的时间。

她觉得照顾这些病人就是她这一生最重要的事情了。就连开国大典也不能不例外。

当时,马上要举办开国大典了,北平市委书记彭真接到上级的指示,要召集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前往北京参加开国大典。

于是彭真来到协和医院,邀请林巧稚去参加开国大典,结果却没能如愿见到她,每次都只能听到护士来传话:“抱歉啊,林医生在接生。”“林医生在查房。”“林医生在开会。”......

就这样彭真在林巧稚这里接连碰壁,始终都没有见到人,更不要说递交邀请函了。

巧合的是彭真的孩子正好在协和医院出生,他的夫人因为身体不舒服,请林巧稚过来帮忙看一下,彭真这才如愿见到林巧稚。

“想要见到你一面可比见主席还难啊。”刚一见面,彭真就忍不住开口说道,当然他并不是真的在怪林巧稚,他知道她是真的忙,并不是故意不见自己的。林巧稚也知道彭真是开玩笑的,并不在意,笑了笑没有接话。

“我是来邀请您参加开国大典的。”终于送出邀请函,彭真终于松了一口气。

“我考虑一下。”林巧稚回答道。彭真诧异地看了过来,心想:“什么?这还要考虑,这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啊。”

不过转念一想,林巧稚要是在乎这些,这几天也不会总是见不到她了,她是真的很在意这些产妇和刚出生的婴儿。

于是劝到:“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啊,这次要是不来参加,以后可不会再有第二个开国典礼了。”

林巧稚收到开国大典的邀请函,也是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不去参加,因为她觉得她的本职工作就是照顾好每一个病人,荣誉对她来说并不重要。于是她写了一封信给彭真婉拒了这个邀请。

大家知道后都替她惋惜,要知道能参加开国大典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啊。可是林巧稚却不这么认为,她只知道妇产科需要她。

在当时那种旧社会里,女性被认为是属于男人的附属品,是用来传宗接代的。大部分妇女生孩子的时候,都只请一位接生婆到家里来帮忙接生,很少有人愿意花钱到医院去的。

但是这些接生婆的专业知识实在令人堪忧,只凭借着一些所谓的经验,就敢帮人接生。导致当时婴儿的死亡率高达16%,而很多产妇也都因为难产或没有及时救治而不治身亡。

这样的现实让林巧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是也无能为力,只能把送到她这里的产妇和孩子照顾好,让她们都能健健康康的。

1962年,协和医院来了一位特殊的孕妇,这位孕妇曾经怀过几次胎,每次都因为新生儿溶血症而失去孩子。这次她已经怀胎7个月了,真的无法再次承受失去孩子的痛苦,希望协和医院的医生能救救她的孩子。

可是,这个病在当时那个年代就是属于绝症,几乎所有医生都觉得这个孩子没有存活的可能了。但是林巧稚却不愿意放弃,她觉得作为一名医生,不能没有尝试过就放弃任何一位病人。

于是,她开始查阅与这个病情有关的所有资料,甚至还托人找了很多外国的文献,请教了许多顶尖的医学教授。最后,终于在各个科室医生一起会诊后,确定了一个治疗方案——脐静脉换血疗法。

征得孕妇同意后,她就开始着手为孩子接生。孩子出生后,立刻给他进行换血手术,经过三个小时的抢救,终于救回了这个可爱孩子。

脐静脉换血疗法的成功,为我国当时的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手术后,林巧稚并没有就此掉以轻心,而是时刻观察着孩子的情况,直到黄疸症状完全消失后,才终于放心地去休息。

为了感谢协和医院的医生们救了自己的孩子,这名产妇给孩子起名“协和”,用来铭记这些拯救了他生命的天使。

林巧稚的这一生,都在持续不断地为我国妇女儿童的健康而奋斗。就算在她晚年得了重病的时候,她依然想着要为医学事业做最后一份努力,她花了4年的时间,写下了50多万字的著作《妇科肿瘤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财富。

直到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病逝,逝世前嘴里还囔囔着:“生了,生了,是个健康的孩子。”

最后我们按照她的遗愿,将她的全部积蓄都捐献给医院和托儿所,并将她的骨灰撒在了她最喜欢的鼓浪屿的大海里。

这位遗留在人间的天使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虽然遗憾,但是我们相信不断会有后来者继承她的遗志,继续为中国的医学事业而奋战。

1962年秋天,一封信来自内蒙草原的信中写到:“林大夫,请救救我腹中的第5个孩子吧,前4个生下来都发黄夭折了。”林巧稚十分为难,没想到竟是一场惊险。

原来,这封信来自内蒙的一名普通女工,她叫焦海棠。她之前生过4个孩子,都得了黄疸而死去。现在,她又怀上了第5个,内心十分地焦急。

听人说,林巧稚是北京最好的专家。于是,焦海棠就抱着一线的希望,给林巧稚写了这封信。

刚看完信,林巧稚的心情很沉重,一时拿不出解决办法来,不知如何回信才好。

因为,从来信的内容来看,稍有临床经验的大夫,便能看出婴儿患的是新生儿溶血病。这在当时,这病国内根本没有医院能治。

没过半个月,焦海棠又来了一封信,写道:“林主任,我知道这是不治之症。我只是希望您把死马当做活马来医,无论结果怎样,努力了,救不活我们都认了!”

此时,林巧稚的心里,再也不能平静下来。能说出这样的话,这是多么绝望的母亲啊。

第二天,林巧稚请来了很多北京的专家,对这个病进行研讨。可是,大家一直认为,这个病,国内外目前还没有治好的先例。要想治好,简直比登天还难。

但是,林巧稚用坚毅的目光看着大家说:“目前,我们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但这一关,总得有人去闯!能治好新生儿溶血症,这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大家都被林巧稚的勇气打动了。

那段时间里,林巧稚每天下班就带上点干粮到图书馆去查资料。白天,她再把查到的资料拿到科室进行研讨。经过专家们几次反复论证后,终于制定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于是,林巧稚赶紧写信给焦海棠,让她马上来北京协和医院。

刚到协和医院,焦海棠总是心神不定,一想起死去的4个孩子,就十分地担心。林巧稚拉住了焦海棠的手,安慰地说:“我们已经有办法了,你不要太担心,安心养好身体。”

然而,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其中的危险和压力,只有林巧稚一个人知道。

清晨5点50分,婴儿降生了。可是,灾星还是找上门来了,没过3个小时,婴儿就开始发黄了,很快就布满了全身,验血结果也很不好,随时有生命危险。

这时,林巧稚掏出手绢,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说:“赶快安排换血。”

12点,手术室里安静极了,滴答,滴答,血液滴出来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林巧稚的目光紧紧盯着婴儿的脸,镇定地吩咐其他医生:“大家一切都要准确无误,不差分毫。否则,后果不可估量。”

突然,婴儿发生一阵躁动,大家紧张的心都揪了起来。林巧稚赶快拿起了听诊器,在自己的手心里贴热了之后,轻轻按在婴儿的胸口上。

10个小时过去了,婴儿渐渐的平静下来,黄疸也慢慢消退了,眼睛眨巴眨巴的,有了一丝活力。屋里紧张的气氛也松弛了下来。

但是,午后,婴儿的黄疸又浸润上来。林巧稚马上安排,给婴儿做第二次换血。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换血非常顺利。

婴儿得救了,溶血症的难题终于攻克了。林巧稚疲惫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笑容。

焦海棠夫妇看到孩子得救了,激动地半天才说出话来:“太感谢林大夫了,您真是一位活菩萨,您的大恩大德我们家永世难忘啊。”

后来,焦海棠夫妇给孩子起名叫“协和”,寓意是,让孩子长大后永远不要忘记,这位把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医生。

林巧稚经常念叨着周总理对她说的一句话“:我们都要像春蚕一样,为人们吐丝,吐尽最后一根丝!”

后来,即使林巧稚生病卧床,仍每天坚持回复,来自全国各地求医的信。只要她能够解决的,千方百计也要帮助病人。

【夏墨说】

林巧稚不仅有着高超的医术,秉承着对专业的严谨的态度,孜孜不倦。更重要的是,她高尚的医德,无时不刻地为了病人着想。不愧拥有“万婴之母“的称号!

医者仁心,愿世上有更多的像林巧稚这样的白衣天使。

参考文献《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 中国人物:林巧稚》#人物# #历史#

1930年9月7日,有“万婴之母”之称的林巧稚在北京协和医院接生了一个男婴。男婴的父母还没给他取好名字。在出生证上婴儿姓名一栏随意写了:袁小孩。谁也没料到多年后,这个“袁小孩”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个“袁小孩”便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当时接生“袁小孩”的医生是29岁的林巧稚医生,在袁隆平先生的出生档案里有接生大夫林巧稚的英文签名:Qiaozhi lin——林巧稚。

当时的林巧稚是一名新医生,后来她成为了全国妇产科第一大权威,更是被人们尊称为“万婴之母”。她是钟南山的姑婆。

她还接生过冰心、林徽因的孩子。

1901年,林巧稚出生在福建省思明县的一个教员家庭。

19,20岁的林巧稚考入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毕业后,她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林巧稚被派往国外进修深造。林巧稚在国外学习期间有多次留任的机会,但她都拒绝了。回国后,她出任妇产科主任,成为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

林巧稚对患者一视同仁,对那些贫困的,交不起钱的病人她就给免费治疗。她有一个出诊包,里面总放着钱,以便随时接济贫困患者。

她曾告诉贫困的患者不要挂她的专家号,告诉他们:“挂我的普通号,同样是我给你看病。”

她教育妇产科的工作人员,救活一个产妇、孕妇,就是救活了两个人。她曾给千里迢迢来找她看病的贫穷妇女几十元钱,让她去买营养品,当时她的工资是300元。协和医院的同事回忆说,像她这样资助病人的情况太常见了。

生日、节日,林巧稚都喜欢在医院度过,她说:“婴儿哭声是最动听的赞歌。”一年又一年,她已经离不开病房、产房。

林巧稚曾说,家里的电话就是她的伴侣。下班回家后,如果医院有严重的病例,她就会守着电话等消息。

林巧稚一生未曾婚嫁,一直奔赴在妇产工作的路上。她一生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

1980年,林巧稚病重住院,她还坚持工作。

1983年,在她去世的前一天,还接生了6个婴儿。

当她病情恶化意识不清醒时。她老人家闭着眼睛,断断续续地说着:“快!快!拿产钳来!产钳!”

1983年4月22日,82岁的林巧稚在协和医院去世。她的遗嘱中这样写道:她将毕生的3万元积蓄全部捐给了医院托儿所,将她的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的大海里。

林巧稚是伟大的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中国妇产科的主要开拓者,奠基者之一,她与梁毅文被称为“南梁北林”。

林巧稚的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她的医德、医风、贡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重、敬佩。她完美地诠释了医者仁心。

她终生未嫁,她把最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爱给了人民。

她没有儿女,但她却是千千万万孩子的“母亲”,是最富有的妈妈。

曾有人问她这一生的忙碌值不值得,她笑着说:“我是个医生”。#情感# #微头条日签# #我要上头条#

如果觉得《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的表现》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