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重庆设立全国自闭症诊断干预培训示范基地

重庆设立全国自闭症诊断干预培训示范基地

时间:2024-05-10 15:54:06

相关推荐

重庆设立全国自闭症诊断干预培训示范基地

全国自闭症诊断干预培训示范基地落户重庆,

1如何诊断自闭症的发病

自闭症患儿又称为孤独症患者,她们发病的时候是否能够准确地被诊断决定了后期的治疗是否成功,那么目前最通用的诊断自闭症的方法有哪些方面呢?

1、社会交往障碍

婴儿期:表现为回避他人目光,双目对视的缺乏被认为是孤独症的特征性表现,至12-30个月症状更为明显。

2岁及以后:社会交往障碍大都到2岁时才明显,缺乏与亲人的依恋行为,他们在家不跟随父母;当父母返回时也不去迎接,对母亲的亲近没有愉快反应,不喜欢拥抱或避免与他人接触;

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倾向,喜欢独自活动,和其他儿童一起玩耍无兴趣,甚至主动回避,不愿建立个人间的友谊,不了解别人的感受和缺乏同情心,与人之间缺乏正常情感反应。

2、言语交流障碍

一项研究表明,语言技能丧失是孤独症儿童特有的现象。

约1/3的孤独症儿童原先说话伶俐,表达能力强,但至2岁后这方面能力逐渐丧失,甚至完全不会讲话,即使会讲话,言语表达缺乏灵活性。

多数患儿表现语言发育迟缓,不会说话或说话迟,也有根本不会呀呀学语,不会以手势或其他形式进行沟通。

也有部分表现为语言形式和语音运用方面的异常,有些儿童虽然说话不晚,但言语的理解能力明显缺乏,经常所答非所问,不会正确应用代词,如常把你、我、他用错,他们刻板重复一些语词,但与环境或正进行的活动无联系。

3、行为、兴趣僵化刻板

孤独症与一般儿童活动内容和兴趣有明显的差异,对一般儿童所喜欢的玩具、活动或游戏缺乏兴趣。相反对某些平常不是玩具的东西产生特别的兴趣,有些几乎达到着迷的程度。

行为、兴趣及活动,表现繁多,而且在各个年龄段表现不一,有的会有诸多重复动作,如看手、转圈、摇晃等;

重复按开关、撕纸、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听同一首歌,还有一些强迫行为在睡眠、路线、排便和坐座位时表现明显;

沉迷于某一种或某几种有限的活动行为中,注意力异乎寻常集中,另外,固执于某些特殊的且没有实际意义与价值的规范式动作中,还会有重复刻板的装扮动作出现,如扑动、翻白眼、不经意扭动身体等。

但是作为从事儿童自闭症诊断治疗工作多年的邹主任却认为,那样的一个量表没有作为医生自己的判断准确。我们认真的聆听家长对孩子情况的汇报,我们认真的观察孩子的行为,我们和孩子进行互动,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获得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况,适当的时候结合一些量表,但是在我们这里实际上我们每个医生都看了非常多,那个所谓的金标准已经在我们的脑袋里了。如果只是根据所谓金标准的量表来判断,无异于会犯照本宣科的错误,这样的误诊也曾经出现过。

在医学界尚无特异性实验室诊断手段进行非常准确的评测,他介绍,目前一般常用以下几种检查方式:CT、MRI、SPECT、PET、脑电图、染色体、诱发电位等。

国际上诊断自闭症还有两套金标准,分别是ADI-R、ADOS,可根据典型孤独症的临床表现来做出对孤独症的诊断。如果是根据国际通用标准,通过询问病史和医学观察。

而以上提到的三个方面正是诊断的主要维度,因此当有人疑似发病的时候,就可以采取以上的这些方法进行确诊,一旦确定就要及时地加以治疗。

2全国自闭症诊断干预培训示范基地落户重庆

6月1日,全国自闭症诊断干预培训示范基地在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成立,这也是继厦门、广州和上海之外的国内第四家基地。未来,基地除了干预自闭症儿童外,还将培训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如何在生活中帮助孩子,让患儿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据了解,该基地是全国自闭症儿童家庭关怀行动公益项目内容。未来3-5年时间内,中国将在十余省份、百余家医院开展自闭症规范诊断与治疗培训,从而帮助更多地区培养自闭症诊断、干预专业人才,让更多的自闭症儿童及家庭受益。

据介绍,自闭症在我国的发生率约为千分之二,按此推算我市约有6万名自闭患儿。由于早期筛查与早期诊断严重不足,致使大量自闭症儿童丧失了最佳干预期。

自闭症诊断干预培训示范基地建立后,将致力于诊断筛查、干预和申请救助三方面工作。基地成立后,将着重对家长进行系统培训和个性化训练,教会家长如何在家中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和动作的训练,减轻自闭症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让患儿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相关负责人介绍。

3诊断自闭症的常识有哪些呢?

自闭症对于孩子来说,会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父母非常担心,也是父母及其不愿看到的一种疾病。但是有的父母不知道如何诊断,所以有的孩子就错过了最佳时机,为了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如来看一下专家的介绍吧!

一、有社会互动上的缺陷:自闭症(孤独症)并不是全然没有社会互动行为,而是有互动上的缺陷。譬如,他们比较不会做主动互动、不会正确的响应,也常会将别人的行为解读错误。

二、有沟通上的问题且特别是沟通质量的问题:有些自闭症(孤独症)患者是有语言的,只是他们的语言问题是在沟通质量的缺陷,例如亚森伯格症候群的孩子常有过度仿说的现象,就是属于质的缺陷。

三、他们的某些行为或对某些有兴趣的东西会过度偏好固着,例如,喜欢看线条、对于特殊奇怪的声音着迷。有些自闭症(孤独症)家长就发现,他的小孩都只看同一卷录像带、特别喜欢抖动绳子、转圈圈或反复化线条等,这就是过渡偏好固着的现象。

如果在孩子的正常生活当中,家长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现象,并且熟知自闭症的诊断方法,就可以马上通过正规的检查,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自闭症这种疾病。然后就可以根据诊断结果,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这方面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对家长和孩子们有帮助,另外家长还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多给孩子吃些富含营养的食物。

4如何诊断自闭症的存在呢

自闭症的发生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痛苦,专家说自闭症一般多发生在二岁的儿童当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出现了语言问题,并有刻板化的行为,那么家长就要引起注意了,及早带孩子去专业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自闭症发现的越早治疗的效果就会更好。

何谓自闭症?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自闭症(Autism),被归类为一种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目前自闭症的引起原因仍然未知,很多研究人员怀疑自闭症是由基因控制,再由环境因素触发。虽然环境因素所扮演的角色仍未有定论,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七个经常出现在自闭症病人的基因组,男女患者的比例约为5 比1。

1、语言发展理解能力不足

一般的儿童平均在一岁多至两岁通常是牙牙学语的阶段,且可以理解常见的指令或语句,自闭症的孩子早期可能会出现没有口语、鹦鹉式仿说、缺乏功能性沟通的行为,或对于他人的语言理解有困难。

2、缺乏社会互动的行为

在婴幼儿时期的儿童,对于成人缺乏眼神接触、少与他人有社会互动的行为,例如找人或是对别他人表情的关注……等。

3、刻板化的行为

有某些规律却不符合情境的行为出现,如:对于物品有特定的方式、注意特定感官回馈的物品,且难以转移。

以上介绍的是如何早期发现自闭症,相信家长都已经清楚了,专家说自闭症的孩子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不喜欢与人沟通,如果病情一直持续到成年,会给今后的就业以及交友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及早治疗是很关键的。

5自闭症的诊断都有哪些

一、病因

有充分证据显示,自闭症学生与家庭背景和父母教养的态度无关,亦不是因后天环境造成。 自闭症可能是由生理因素形成,如神经机能发展、生化机能发展、遗传因素或脑部受损所致。自闭症可能是由生理因素形成,如神经机能发展、生化机能发展、遗传因素或脑部受损所致。 可能导致自闭症的成因包括:可能导致自闭症的成因包括:

遗传

从家族和挛生子的研究中,发现自闭症人士的挛生兄弟姊妹大约有10%至20%可能有轻微的自闭倾向。从家族和挛生子的研究中,发现自闭症人士的挛生兄弟姊妹大约有10%至20%可能有轻微的自闭倾向。

受疾病感染

妇女怀孕期间可能因德国麻疹或风疹,使胎儿的脑部发育受损而导致自闭症。妇女怀孕期间可能因德国麻疹或风疹,使胎儿的脑部发育受损而导致自闭症。 此外,新陈代谢疾病亦会造成脑细胞功能失调,影响脑神经传递信息的功能,因而造成自闭症。此外,新陈代谢疾病亦会造成脑细胞功能失调,影响脑神经传递信息的功能,因而造成自闭症。 还有,在怀孕期间窘迫性流产等因素而造成婴儿大脑发育不全,早产、难产、新生儿脑部受伤,以及在婴儿期患上脑炎、脑膜炎等疾病造成脑部伤害,都可能会增加罹患自闭症的机会。

二、临床表现

1.社会交流障碍

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2.语言交流障碍

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重复刻板行为。

4.智力异常

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5.感觉异常

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6.其他常见行为

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7.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人的内容和目的。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8.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9.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10.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如有位3、4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如果觉得《重庆设立全国自闭症诊断干预培训示范基地》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