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宝宝说话晚 但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是正常现象还是自闭症?

宝宝说话晚 但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是正常现象还是自闭症?

时间:2024-04-02 16:21:02

相关推荐

宝宝说话晚 但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是正常现象还是自闭症?

很多宝妈宝爸到宝宝说话阶段都会有这样的困惑:1岁了怎么还没学会叫爸爸妈妈;宝宝不喜欢理人,怎么喊都依旧一声不吭。在面对小区里其他宝宝早已经学会说话,自己的宝宝却连“爸爸,妈妈”都不会叫,急的不行而跑去求医的例子比比皆是。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也许只是症状性的描述,“说话晚”的原因复杂,并不是所有说话晚的宝宝都是自闭症的。但如果宝宝说话晚,也不可掉以轻心,需从自身找其原因。

当孩子们第一次学习时,他们主要是模仿父母的语言和动作。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在一岁的时候说话并不清晰,处在懵懵懂懂,吚吚呜呜学习阶段,大多数孩子说的话或表达不太清楚。但你可以发现孩子是明白你在说什么呢,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然后到了两岁后突然说话清晰起来,你的动作、语气都开始模仿进去了,所以父母不必太着急,这个过程是循循渐进的,只是每个孩子的阶段不同罢了。

那么在这个过程怎样有利于宝宝的语言学习呢,宝妈爸们相处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父母应该多和孩子说话,在你说话的过程中,孩子也是在学习的阶段,她会一直观察你,模仿你,进而想着去学习。

2、父母要学会去引导孩子,当宝宝发出需求信号的时候,尽量去告诉宝宝这个需求怎么说,例如想要妈妈抱抱,就对宝宝说,妈妈抱抱这个词,引导她去学习。如果宝宝想要某些物品,也要告诉她某件物品的名称,多与她沟通这是至关重要的。

3、刚学会说话的宝宝发音不清晰是很常见的,父母千万不要急于纠正,这是会影响孩子学说话的积极性。但也不是说父母不能去纠正其错误发音,只是希望父母不要刻意去纠正,他们可以从与宝宝对话中用正确的语言发音去和孩子说话,他们会发现并学习的。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

有些家人也担心宝宝不说话,宝宝不理人是自闭症。

自闭症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又被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它的典型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和兴趣狭窄。

在注意力上,自闭症儿童存在共同注意力缺陷。

有研究发现: 自闭症存在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隘、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智力低下及认知功能特别。

有学者总结出来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一些迹象:

① 婴儿期:宝宝回避目光接触,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

② 幼儿期:宝宝仍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无反应,对父母不产生依恋,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或玩耍的兴趣,不会以适当的方式与同龄儿童交往,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也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

③ 学龄期:仍然没有牙牙学语,也没有交流的手势,比如不会用手指东西,也不能自主地讲出2个字的有意义的短语或句子,并且无法进行假装游戏。随着年龄增长及病情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显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

由此可见, 父母们不能仅凭宝宝不理人就给宝宝贴上“自闭症”的标签。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情况并非是自闭症谱系障碍所独有, 所以如果发现宝宝有以上迹象,需要尽早向专家咨询,进一步明确诊断。

如果觉得《宝宝说话晚 但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是正常现象还是自闭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