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自闭症康复网 > 神经机制揭示:fMRI显示自闭症儿童行为障碍

神经机制揭示:fMRI显示自闭症儿童行为障碍

时间:2024-03-27 15:37:06

相关推荐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紊乱性疾病,患病儿童常伴有行为障碍。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大脑活动模式存在异常。在执行认知任务时,他们的脑区连接模式与典型发育儿童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大脑区域间通信的异常和协调性降低。此外,自闭症儿童的脑区激活也存在差异,表明其感知、认知及情绪加工存在异常。基于fMRI的证据,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闭症儿童行为障碍的神经机制,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Keywords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自闭症谱系障碍)

Disruptive Behaviors Disorder,DBD(破坏性行为障碍)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言语与非言语沟通障碍、社会交往障碍以及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等。除这些主要临床表现外,28%-50%的患儿亦会表现出易怒、攻击性和不服从等破坏性行为障碍(Disruptive Behaviors Disorder,DBD)。然而人们对自闭症儿童的这一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基础却知之甚少。研究目的根据以往对DBD儿童(无ASD,即这类儿童仅有DBD障碍无ASD症状)的研究表明,这些儿童的情绪反应回路过度活跃,同时前额调节回路活动减弱,两者主要体现在杏仁核的过度活跃腹侧前额皮层连接减弱。而在ASD儿童中(无DBD,即这类儿童仅有ASD症状无DBD障碍)也表现出相似的情绪失调,这类儿童在完成情绪面孔知觉任务时,杏仁核与腹外侧前额皮层和腹内侧前额皮层之间的连接会减弱。但是目前没有一项研究探讨过具有DBD的ASD儿童,与无DBD的ASD儿童他们在杏仁核反应模式与功能连接上的差异。因此,该研究从这一角度出发来探究自闭症儿童行为问题的生理机制。研究方法被试

选取3组被试,一组为具有DBD的ASD儿童,共18人;一组为无DBD的ASD儿童,共20人;一组为正常发育被试(Typically developing,TD),共19人。

实验材料和仪器

亲子行为量表分量表:攻击行为量表(CBCL)

神经机制揭示:fMRI显示自闭症儿童行为障碍

3T磁共振扫描仪(fMRI)

情绪图片(恐惧图片和中性图片

实验过程

实验采用情绪面孔知觉范式(Emotional face perception paradigm),在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两种情绪面孔:一种为恐惧情绪面孔(因为使用恐惧情绪面孔更容易激活杏仁核),另一种为中性情绪面孔(calm face)。被试的任务是判断呈现面孔的性别(如下图),然后做不同的按键反映。整个实验共分为12个blocks,通过伪随机的方式进行。每个block仅呈现一组情绪图片对(例如下图恐惧情绪图片对),两张图片相继呈现,每张图片呈现5.5秒,中间间隔1秒,总共12秒。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使用fMRI持续对每个被试的大脑进行扫描。

结果

患有DBD的ASD儿童相比于无DBD的ASD儿童表现出在杏仁核-腹外侧前额皮层功能连接上的减弱,而在其他脑区并没有发现任何功能连接的增强。

随着DBD得分的增加,杏仁核-腹外侧前额皮层的功能连接逐渐减弱,即DBD特质可以显着负向预测杏仁核-腹外侧前额皮层的功能连接(如下图)。

在对恐惧情绪面孔和中性情绪面孔的识别中,三组被试(ASD+DBDvs .ASDvs .TD)在左右杏仁核的激活强度上无显着差异(如下图)。

无论是在左半球还是右半球,杏仁核的激活程度与破坏性行为分数都无显着相关。

结论综上所述,研究无论是在具有DBD的ASD儿童,还是在ASD儿童(无DBD)和正常儿童(TD)中,杏仁核的激活强度并无显着差异,这说明自闭症儿童的破坏性行为问题并没有影响杏仁核的反应功能。而在杏仁核-前额皮层的功能连接上,DBD的ASD儿童的功能连接显着弱于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儿童组,这一结果说明杏仁核与前额皮层的功能减弱与破坏性行为有独特的关联。因此本研究证明了自闭症儿童的破坏性行为问题的大脑机制(即杏仁核与前额皮层功能连接减弱),并且为自闭症儿童易怒和破坏性行为问题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潜在生物标记物。

参考文献:

Ibrahim, K., Eilbott, J. A., Ventola, P., He, G., Pelphrey, K. A., McCarthy, G., & Sukhodolsky, D. G. (). Reduced Amygdala–Prefront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d Co-occurring Disruptive Behavior.Biological Psychiatry: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Neuroimaging.

撰稿人:戴隆耀

栏目负责人:刘冰洁

封面图来源:必应图库

文章图来源:原文

往期精选情绪识别和衰老:行为和与年龄相关的神经性变化互动式教学更能提升学习效果——来自音乐教学的证据对运动心理学家需求的日益增长(译)歌词对音乐情绪加工的影响:行为与ERP研究情绪识别和衰老:行为和与年龄相关的神经性变化

❤️biu~环球心理

如果觉得《神经机制揭示:fMRI显示自闭症儿童行为障碍》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